北大教授辜正坤解读莎士比亚研究的五大局限与三大门径
6月11日下午,外语系在博纳楼第七会议室举办了“走近莎士比亚”之“莎士比亚研究的五大局限性与三大门径略论”讲座。主讲人为北京大学教授辜正坤。外语系党总支书记刘文东、主任朱安博、副主任刘重霄和张宏峰以及部分教师与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同参与了本次讲座。本次活动由刘重霄主持。
辜正坤指出,在国内外,客观因素的限制决定了学者对于莎士比亚的研究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在讲座中提出了关于莎士比亚学术研究的五大局限因素。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辜正坤指出,任何文学作品的对于其受众的形象能力都会受制于两个因素。其一,是文学作品本身的客观影响力。如果一部文学作品本身能够比较容易地让读者理解、体会并产生共鸣,让读者认同作者在文学作品中抒发的情感并且能做到感同身受,那么,就可以说这部文学作品具备比较强的客观影响力。其二,是受众接受影响的能力,属于“接受态”这方面的因素。文学作品至少会受到五种因素限制:语言文字的因素、道德价值因素、审美因素、政治、哲学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生理因素。
讲座的第二部分内容是研究莎士比亚的三大门径。辜正坤指出,第一门径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中研究欣赏莎士比亚”,这是当下比较流行的方法。不过,这是很难做到的。主要是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很难融入到西方文化背景去研究莎士比亚。而且,当下即使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之下,也同当年的莎士比亚时代大相径庭,所以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困难的方法。第二门径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中研究赏析莎士比亚”。这个方法对于中国人是比较可行的。同时,辜正坤也指出了我们中国人在做研究时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存在“奴才心理”,往往只会用西方的思想理论来阐释我们的东西,而不敢用我们自己的思想理论来阐释西方的文学作品。第三门径是“在翻译语境中研究赏析莎士比亚”。
活动最后,刘重霄对辜正坤教授的讲座进行了总结,并表示非常期待辜教授在不久的将来能再度光临首经贸,为广大师生继续开办学术讲座。
辜正坤是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导、所长,获国务院颁发有特殊贡献专家称号,现任国际中西文化比较协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会会长,商务印书馆《英语世界》杂志顾问等。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