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为国之盛世,贡献青春力量|三位马院学子的别样阅兵体验

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万众瞩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盛大举行。礼炮声、战机轰鸣声、整齐的步伐声从远处传来,首经贸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黄丽美和同伴们在人民大会堂附近执行志愿服务保障工作,通过声音感受这场近在咫尺的盛典。

第一排右三为黄丽美

“虽然看不到,但听得特别清楚。”黄丽美的服务点距离观礼台仅十分钟路程,这段近在咫尺的距离,却让她只能用另一种方式参与这场国家盛事。

第三次演练那晚突然下雨,她和伙伴们的鞋子袜子都湿透了,手也被瓶盖划破了皮。“但当国歌声响起时,大家都自发地面向广场方向行注目礼,那份庄严感让我们倍感光荣。”

黄丽美

在全国农业展览馆验证处,张伊想和伙伴们用专业和热情展现着中国青年的风采。他们负责协助安检工作,引导外宾和中方人员有序通行。“有一次验证机器突然识别不出信息,队伍一下子堵住了。”张伊想回忆说,“我们马上分工,有人疏导外宾,有人引导中方人员,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大使通道。大家配合默契,最后反而比原计划提前二十分钟完成了集结。”

让他特别感动的是,在等待上岗的间隙,志愿者们自发“结对子”进行英语口语练习。“大家都希望以最好的状态完成服务任务。”

从北京骑行至延安归来的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徐佳同,在这次志愿服务中感受到了特殊的意义。

今年4月,他完成了1000多公里的骑行之旅。“一路上,我走过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在井陉矿区万人坑纪念馆前驻足,在巍巍太行山上感受先辈的足迹。今天在这里参与现场服务,仿佛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徐佳同

虽然身处不同岗位,但他们却有相同的感受:对课堂上学到的理论有了更深的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张伊想深有感触地说,“这场盛大活动的顺利开展,正是无数人立足岗位、协同努力的结果。从工作人员到远道而来的外宾,再到志愿者,每个人都是这场历史性盛会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黄丽美在平凡的岗位中找到了不平凡的意义:“我的工作看似简单,每当观礼群众接过水时道一声谢谢,露出感激的笑容,我就更加理解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再平凡的工作,只要是为人民服务,就值得认真对待。”

图片左四为黄丽美

对于徐佳同来说,这次志愿服务是精神的延续:“在延安,我看到了先辈们奋斗的足迹;在这里,我见证了当代青年人的担当。虽然时代不同,但那份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是一脉相承的。”

图片左一黄丽美、左二徐佳同、右一张伊想

谈及服务感受,三位同学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学校的保障很周到,老师们一直陪伴着我们,让大家能够全心投入服务工作。”黄丽美说。

虽然未能亲眼看见阅兵盛况,但这段特殊的经历却让三位同学收获颇丰。“我们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张伊想说道。

第三排左七徐佳同,三排右七张伊想

有些经历不需要被看见,因为它已经转化为内心的成长。

他们的身影或许没有被镜头记录,但这场国家盛典的顺利举行,离不开每一位志愿者的真诚付出。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三位马院学子用耳朵“观看”了阅兵盛况,更用心体验了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这份独特的经历,将成为他们青春岁月中难忘的篇章,见证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