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宫双华:君子如兰 空谷幽兰

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这样一间教室:整齐摆放的五列书桌上铺着深蓝色的海军呢,上面放着青花的笔洗、徽州的歙砚,还有红木色的镇尺,到处散发着书卷的气息。

来这学习的人很多,身份各自不同,有在校的学生,有已经毕业的校友,也有学校里喜爱书法的老师,还有校外慕名而来的书法爱好者。晚上6点,当一个轻盈的身影走进教室,大家都会停下手中的笔,恭恭敬敬地叫一声:宫老师! 

师者宫双华

宫双华,今年60岁,在我校任教26个年头了,始终保持着最初的热情。


宫双华正在伏案创作

26年前,经由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推荐,宫双华到首经贸任教。其实,当时的宫双华在来学校之前,工商银行想请他去总行的工会工作。这份工作还可以得到一套两居室的房子。这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还是相当有诱惑力的。毕竟那时能拥有一套自己住房的人不多,更别说年轻人了,再说书法家更是需要一间安静的书房。但对于教师工作的向往,还是让他放弃了这份有优厚条件的工作,来到了学校。

宫双华是我校文化与传播学院艺术教研部的老师,主要教授书法艺术和汉文字艺术,他在教学之余,连续3年指导和带领学生参加北京市大学生书法比赛,选手们分别获得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学校也因此连续获得优秀组织奖,宫双华也连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我校成为了北京市非书法专业的高校中获奖最多、成绩最好的学校之一。2015年,宫双华指导的学生书法作品《春望》,在第四届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三等奖,填补了我校学生在该领域获奖的空白。

同是学中国传统文化出身,文传学院院长石刚更为了解宫双华。他说:“在书法教学这个领域里,宫双华是国内的名师。”石刚认为,书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陶冶情操。近年来,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今年,在学校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新书法教室落成,大家有了更好的学习场所。书法艺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正是因为有许多像宫双华这样的师者得以薪火相传。

为了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学校营造学习书法的氛围,正常的教学之余,宫双华组织了书法训练营,利用晚上时间教授书法。宫双华家住北五环外的天通苑,熟悉北京的人都知道距离学校有多远。可由于请教的学生多,每次上课都很难按时下课,好几次下课时都到晚上10点了。课堂上的宫双华严谨、认真,他会不厌其烦地为每一个有需要的学生做示范,无论学生学习什么字体,临习的是哪一家范本,都难不倒他。

每逢学生参加比赛或展览,宫双华会在课时外,给学生“开小灶”,周末加课。即使非上课时间,他也是随问随答,随时示范。他会为了学生比赛、展览需要的笔墨纸砚,跑琉璃厂;也会帮助学生选择章料、设计印稿,并找人篆刻。他像是一个“大管家”,事无巨细,就连书法教室的装潢布置、一切用具,他都要亲自操办。

说起宫双华,接触过他的人,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他的认真和严谨。从教26年,他从不会给任何学生一个不符合实际的分数。宫双华长期担任选修课的主讲教师。几年前,一个学生选了宫双华的书法选修课,但是没有及格,家长给宫双华打电话说情。宫双华回答:“一个学生所获得的分数取决于他在学习上的付出和努力。”后来,那位家长又给宫双华打电话说:“前后想了想觉得,您这样的老师在当今这个时代是非常值得尊敬的。”

20166月,宫双华已到了退休年龄,但文传学院却希望宫双华能返聘。石刚认为,书法这种传统艺术,需要多年积淀,宫双华潜心耕耘、砥砺多年才奠定下目前的工作基础,在没有更合适的人选接替之前,希望宫双华能够留下来。其实,这些年来宫双华的精力都放在了教学上,执教26年以来,从未因病因事请过假。本打算退休以后潜心创作和研究。但是出于对教学、对学生的爱,他思量再三,答应了学院的返聘请求。

书者宫双华

20世纪的80年代到90年代,宫双华是书法圈里活跃的人物,创作旺盛,是重大展览必参加的青年代表书法家。只是后来,他把精力和时间大量投入了教学,在个人的创作、研究上放慢了脚步。

宫双华从少年时代起,便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先后荣获北京市“青年书法比赛优秀奖”、北京“振兴中华书法大赛”三等奖、全国“文汇书法大赛”二等奖、全国“首届兰亭书法大赛”优秀奖。

1985年,宫双华与在京的一批著名文学艺术家吴冠中、李可染、靳尚谊、朱乃正、钱绍武、于是之、王蒙等一起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1989年,宫双华的作品入选第四届全国书法篆刻展,此后又连续入选全国第五、六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他还应邀参加首届国际书法邀请展,全国著名书法家作品展,中日名家书法作品展,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展,百年辉煌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中、日、韩名家书画交流展等一系列重大展览。

1991年,他应邀参加了著名书法家、理论家邱振中先生主持的中国当代40家书法展。这个展览聚焦了传统经典与现代书法两个方面的最强阵容。

1992年,书法家徐本一主编的《中国当代书法赏析》一书,收录了当代94名书法名家的作品,其中就有宫双华的作品。书中这样评论他的书法:“格调清秀雅致,深得传统之精奥,轻灵之际不流于靡弱,萧散之处复出于沉郁,不激不励,含蓄委婉。运笔虽毫颖不作重按粗顿,但引控极为出色,线条变化微妙,点画玲珑而内含曲折,使细小处也充满了笔墨的情致。”

1993年,书法家朱明在《心的灵境,物的神韵——青年书画家十人展观感》一文中评论宫双华的书法“萧散简逸,颇有‘无意者意,无心自达’之妙趣。”

1995年宫双华与王友谊、曾翔、李晓军、蔡大礼、徐海等友人的“六人书法展”成功举办后,著名书法家刘正成先生在展后评论中描述他对宫双华作品的感受:“他的对联奇峭峻拔,而不失涓涓古意与书卷气。他的行书从晚明诸家来,而点画有度,亲切而洒脱。其隶书娟秀清丽,如玉树青琴。他用小篆笔法写大篆,亦是宏丽可人,紧劲多姿。” 

文人宫双华

教师、书法家身份之外,宫双华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文人。


宫双华作品

生活中的他宁静淡泊,超然物外,读书、写诗、爱自然,对山川风物、花草树木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曾经写过一首《秋兴》诗。诗中这样写道:“寻到残荷横卧处,数枝折取入梅瓶。”他的另一首七言绝句《初冬遇雨》则表现了他的平淡、闲适的心境:“深秋时节雨纷纷,庭院容颜一洗新。闲坐小窗观晋帖,梧桐滴雨响频频。”

宫双华坚持认为,在这个时代,应该沉下心来,做些实实在在的事,让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百度百科上,宫双华的名字后面写着号“闲堂”。问到“闲堂”的含义时,宫双华说,“在这样一个匆忙的时代,能够得闲,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境界。而且有闲可以读书,有闲可以思考,有闲可以研习书画。我也追求一种闲适的境界。”正因如此,他很少接受采访,有媒体称他为“大隐隐于市的书法家”。

“师者楷模,26年悉心耕耘,三尺讲台,春华秋实,换得桃李芬芳;君子如兰,54载潜心书法,黑白之间,笔墨纵横,撰写诗意人生。”是文化与传播学院授予宫双华“卓越贡献奖”时的颁奖词,这正是宫双华教师生涯的写照。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