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经贸记忆】那些年的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16-05-17 来源:校报 作者: 字号:AA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前身北京经济学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起步早,在社会上影响广泛。从1987年到1988年,陆续被《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1988年,学校报送的《坚定方向,积极探索——我院五年来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体会》获得中宣部、国家教委、团中央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评选的先进集体奖。1989年,学校《关于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探索》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评选活动的国家优秀奖。 

稳步发展的社会实践

为了探讨如何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面向实际”的合格人才,北京经济学院曾对7778级本科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听取社会及用人单位的意见,并在调查工作结束后撰写《北京经济学院毕业生追踪调查报告》。大量反馈信息表明:7778级学生入学前基本上都经过了一段社会实践锻炼,在校学习期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们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大多数人已成为各单位的骨干力量,而以后的几届毕业生,绝大多数缺乏社会实践锻炼,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适应社会需要。

面对上述情况,学校决定必须从教学思想、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上努力克服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积极引导师生参加社会实践。

1984年,200多名学生利用暑假走出校门,开展以社会调查、挂职实习等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普遍反映收获很大。

198642日,为加强师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学校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将一学年改为3个学期,其中有一个为期6周的社会实践小学期;组织一年级学生参加军训,二年级学生着重加强基本能力的实践锻炼,三年级学生结合专业进行社会调查,四年级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教师原则上都要参加社会实践。

19861987学年,师生参加人数之多,实习地点、形式和内容之丰富都超过了往年。从北京到井冈山,从部队的军营、城市的工厂和商店到农村的乡镇企业,约有2000多名学生、300多名教师参加。师生们不畏酷暑和生活艰辛,积极参加了军事训练、生产劳动、金工实习、业务实习、社会调查、经济咨询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金工实习别具一格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北京经济学院逐步形成了一种效果显著的教学社会实践模式——金工实习。它所带来的综合效益十分明显。经过30多年的不断实践、摸索、改进和充实,已形成稳定的教学社会实践活动。

文革以前,我国各类财经院校考入工业经济系企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都要开设《工业技术学》。但现实中企业千差万别,经过反复调查和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决定缩减工业技术学课程课堂教学,把学习工业技术学课程时间调整为金工实习。从1979年开始,学校提出让学生认真开展金工实习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掌握机械产品加工过程,对企业整体结构、运营模式有一个基本了解。

北京经济学院校办工厂有一批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更有一支素质极高的工人队伍,还有产量、质量名列全国前茅的手动起重工具,这些为金工实习提供了理想条件。学校决定学生在大学第一学年学习基础课程之后,利用暑期之前到校办工厂进行金工实习,用一个月时间参加以机械热加工、冷加工为主的整个生产机械产品加工过程的劳动,在实习中请校办工厂技术人员讲理论,请工人师傅带领学生实习。

每年67月工厂最忙的时候,产品供内需和外销,时间紧任务重,但为保证学生白天的实习时间,校办工厂会调整班次,晚上加班加点赶工时完成生产任务。校办工厂还为学生购买工作服、手套、毛巾,提供肥皂、防暑降温饮料和茶叶等,尽一切可能为学生提供实习方便。随着学校发展需要,校办工厂迁出学校,当时,校办工厂迁到北京东南郊的黑庄户,条件差,当地水质不好,为了保证学生的饮水和中午用餐,每天用水罐车从城里拉水,买瓶装矿泉水为学生做饭,克服重重困难,保证实习。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校办工厂进行重大调整,难以承担实习任务,学校提出金工实习必须继续进行,于是学校先后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安排实习。最终确定在北京工业大学实习工厂进行实习。

在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下,本科学生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随即进行金工实习。按实习计划,学生分组按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等工艺到各个热加工实习现场,按车、铣、刨、磨、钳工、装配等工艺到各个冷加工实习现场。

在铸造砂型现场,学生三番五次地铸造砂型,竟然一次次失败。锻造现场,刚才看到师傅像揉面团似的把烧的火红的金属块放在砧座上打造成规规整整的毛坯材料,自己一上手,没打两下,竟把持不住,掉在地上。在焊接现场,焊花飞溅,不知所措,竟然长时间不能把两块金属板焊在一起,有的甚至把一块金属板烧的满是大孔小洞。在热处理炉旁,只站了一小会,热处理炉冒出的火舌和炉体高温烘烤的学生喘不过气来,工作服湿了一次又一次,白碱结了一层又一层。在机床旁,卡盘夹着工件高速飞转,学生们竟慌了神,乱了手脚。在钳工的工作台前,用锉来锉金属坯料,没干多久,手上就打上了血泡,痛得直钻心。面对这些实践操作经验不足的学生,师傅们温暖、亲切地鼓励大家,反复多次手把手教大家动手操作,讲解操作规范。3天进行一个工种的轮换,轮换之前,要进行严格的理论知识笔试和工艺实物操作考试,一个月十来个工种历炼下来,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完成了考验和锻炼。 

社会实践效果显著

北京经济学院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使学校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展开,学生学习专业课不再是纸上谈兵,锻炼了实践技能,近距离地向工人学习吃苦耐劳、扎实工作的优秀品质,学校也提升了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社会实践效果显著得益于学校对社会实践基地的选择和建立的重视。为了确保各系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学校就师生参加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同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密云区人民政府以及北京市一些企业、事业单位签订了《协作协议书》。在相关部门领导热情的支持与积极配合下,我院师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起来。

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必须有一支较强的指导教师队伍。学校规定,除特殊情况外,所有教师都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承担指导学生实习的任务。学校还对实习指导教师与学生比例作出了具体规定,要求列入教学计划的社会实践活动,师生比例不得低于16

学校不断健全管理制度。制定了《关于加强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工作的暂行规定》《金工实习组织及教学人员工作职责》等相关管理制度。北京经济学院明确规定:“参加社会实践是我院学生的必修课,所有学生必须参加,并且要严格进行考核,认真填写《社会实践学生管理卡片》等。”学校也会对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工作进行考核。在这些制度的保障下,北京经济学院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本报记者张佳宁根据怀军、张仁侠文章整理) 
关 闭
打印 编辑:杨俊 浏览次数: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