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实干创新!首经贸2023年研究生教育成绩单

1.png

2023年,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推进学科建设、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教育管理、研究生招生等日常工作,不断提高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水平。


1.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

2023年10月20日,市教委领导及相关专家到我校开展数字经济交叉学科平台建设论证,我校数字经济交叉学科平台通过评审,获批市属高校新兴交叉学科平台。

2.png


2.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展示新气象

依托研究生时代宣讲团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宣讲团将专业研究、青年责任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结合,形成“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三大主题21讲课程,其中3讲被纳入全国高校青年宣讲联盟“立言计划”宣讲菜单,一年来在在校内外开展理论宣讲16场,覆盖3000余人。

3.png

4.png

6.png

组织开展“中国式现代化”扎根实践工程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研究生利用寒假期间,立足北京、立足家乡,依托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社会经济热点问题调研,分析基层实践经验。

8.png

image.png10.png

开展第七届优秀导学团队风采展示活动,营造良好师门氛围,增强研究生朋辈教育的带动作用,树立良好师生关系榜样为研究生培养提供组织支撑。

组织开展“研途不忘,乘风破浪”毕业季系列活动和主题毕业典礼,为毕业生准备了蕴藏丰富寓意的毕业礼物,让毕业生带着美好回忆踏上新的征程。

C(Capable,能力超群的)代表着即将毕业的经贸学子们将会奔赴于不同的人生赛场,但他们所拥有的非凡的能力,一定会使他们披荆斩棘,收获佳绩!

U(Unlimited,无限可能的)代表着即将毕业的经贸学子们通过在首经贸的学习与锤炼,汲取知识,充实自我,拥有着光明的未来和无限的可能。

E(Excellent,出类拔萃)代表着即将毕业的经贸学子们一定会像新生入学时在栋梁柱前宣誓的那样,成为各行各业里的栋梁之材,出类拔萃,卓尔不群。

B(Brave,勇敢无畏)代表即将毕业的经贸学子们,将弘扬骆驼精神,面对困难,迎难而上,不抛弃不放弃,始终保持勇敢无畏的精神走向社会。

组织校院两级新生引航工程,全方位开展入学教育工作,帮助新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发展目标、建立学涯规划、掌握研究方法、适应学习生活,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温馨、学风浓郁的校院氛围。

1.png

推进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教育活动,举办“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月”,开展教育活动约150场次,发布“践行优良学风,做砥砺奋斗的新时代研究生”倡议书、发起“凝心聚力展学风,砥砺奋进共发展”线上承诺活动,组织开展“研•传BOOK思议”读书活动、“习惯养成月”计划、“暑假加节课,研究生科研信息素养提升”系列讲座、“研究生涯第一课”系列讲座。

2.png

举办6期研究生院“院长面对面”师生座谈会,随机邀请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代表参加座谈会,同时,邀请党委保卫部、后勤基建处、网络信息中心、图书馆等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加强沟通,解释政策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开放院长接待日10场次,研究生院班子成员“点对点”“面对面”与师生交流,切实解决个性化问题。


3.研究生招生工作取得新进展

优秀生源稳定增加。2023年,录取硕士研究生1920人,同比增幅2.1%;录取博士研究生169人,同比增幅13.4%。

推免力度不断加大。举办了第七届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14个招生学院线上开播,在线观看人数2万人次、报名1140人。2023年接收推免生322人,创出新高。

招生宣讲方式多样。点对点到访河南工业大学等5所大学进行现场宣讲,参加中国教育在线组织的郑州等9地研招专场咨询会;积极开展校园开放日现场咨询、微信微博网站推送、QQ群24*7不间断交流等宣传沟通活动。累计参与师生数万人。

7.png


4.研究生培养质量取得新提升

加强分类培养,推进研究生教学研究项目工作。组织开展教育部学位中心2022年主题案例征集工作,共推荐参评主题案例4项,其中,工商管理学院王凯的《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泛华集团的“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产业育城”模式》案例获批“美丽中国”主题案例立项。开展校级专业硕士学位案例库建设,奖励入库案例12项,切实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案例教学水平,持续发挥案例教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多门课程入选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计划。继续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申报工作,引导和鼓励广大一线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积极关注和投入教学,潜心教学研究,完成结项和中期考核评审28项,完成申报立项工作20项。


加强过程管理,提高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2023年,持续推进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的通知》,建立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督体系,严控学位论文授予关键环节。全年共计授予博士学位109人、硕士学位1725人(其中学术硕士503人、专业硕士1144人、同等学力硕士78人)。

17.png

继续开展优秀论文的评选推优工作,评选2022年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篇、校级优秀学术硕士学位论文22篇,校级优秀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8篇,其中推荐参评2023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尹志超教授指导的博士生郭沛瑶撰写的学位论文《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村家庭经济行为的影响研究》获评2022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8.png19.png

加强教学运行管理,保证教学秩序稳定。组织各教学单位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论证修订,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全年共开设1041门次研究生课程,与体育部、国际合作交流处合作,体育类、美育类等中英文公共选修课29门次,丰富了研究生的课程选择。春季、秋季学期中期集中教学检查与日常教学检查相结合,全年共检查3000课程余门次,形成以查促建、以评促建的长效机制。

优化研究生培养环节,完善研究生选拔、分流机制。全年选拔9名硕士研究生入选硕博连读项目;9名研究生进入本硕博硕士阶段,12名研究生进入本硕博博士阶段。持续推动分流培养,完成23名回流、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本硕博研究生的学分转换工作。

5.png


5.导师队伍建设获得新动力

完成2023年研究生导师遴选工作。遴选博士研究生导师16人,遴选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学院备案硕士研究生导师58人;认定校外调入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人。

强化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开展研究生导师的立德树人自查和研究生导师考核工作,完成579名校内导师立德树人自查和导师考核工作及472名校外导师的考核工作,其中50人获得研究生导师考核优秀荣誉称号;完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及团队评选,共评选出5名优秀研究生导师和3个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其中推荐4名优秀导师和1个优秀导师团队参评2023年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及团队。其中,尹志超教授获评2023年北京市优秀研究生导师。

举办新增研究生导师培训。举办为期4天的2023年新增硕士研究生导师岗前系列培训,60余名新增硕导参加了培训,强化新导师对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的认识,提升指导能力;召开面向博导的研究生导师培训会,近三年遴选的60余名博导参加培训。


6.实践创新育人能力得到新提高

设立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计划20项、学术学位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161项。

4支团队荣获“华为杯”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

开展“学术训练营”系列学术讲座活动,邀请中国人民大学《论文写作规范与方法》课程知名教授以及本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共开展系列讲座7场,主题涵盖选题与故事、论文构思与模型呈现、规范写作、实证分析结果解读与呈现、STATA操作培训、论文写作规范与发表等内容,吸引校内外共计2000余人次参与。


7.研究生奖助体系发生新变化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研究生奖励资助机制,制定研究生校长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集体、优秀导学团队评选办法,构建完善的研究生奖励机制,及时开展研究生“三好学生”评选,让更多同学享受到政策制定的红利。

完善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规范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的申请发放工作,全年共发放国家助学金3121.17万元。开展研究生“三助”工作,全年共设置助研岗位358人、助管岗位334人、助教岗位309人。组织开展各类评奖评优工作,2023年评选国家奖学金70人、双百奖学金3人、学业奖学金2711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65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142人。

640.png

做好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帮扶工作,资助研究生371人,发放补助37.1万元;基于校园消费数据,春秋两季连续通过数据挖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资助,累计近万元。北京市学生资助管理部门两次发文报道首经贸研究生资助事迹。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