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暨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发布会举行
7月4日,由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经济研究杂志社、经济学动态杂志社、香港经济导报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暨第五届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发布会隆重举行。论坛的主题为“新常态新转型——‘十三五’规划展望”。
本届论坛共有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哥伦比亚大学、佛罗里达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以及其他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共计2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
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名誉院长郝如玉致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王稼琼致辞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树成致辞并演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王稼琼,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名誉院长郝如玉,论坛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树成研究员,香港经济导报社常务副社长刘晓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王稼琼在致辞中表示,论坛邀请到了各方专家、学者,围绕着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这一主题,探讨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为我们国家未来五年的发展献上良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研究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高级代表Alfred Schipke先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Graciela Chichilnisky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袁富华研究员等六位学者分别从如何稳步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变化与面临的挑战、“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劳动力市场、可持续发展、中国“十三五”规划展望等六个角度针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发表主题演讲。
会场演讲
专家认为,如果我们的改革发力,政策得当,7%左右或者是6.5%左右的增速应该能够维持到2020年,甚至是更长一段的时间。尽管近年来在一系列的调整经济结构的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我国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对外贸易结构等重要变量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但结构问题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目前进入改革的深水期,继续推进改革困难重重。在国内经济改革的同时,也要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在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过程中,“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设立以及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成为区域内被选择成为计价与结算货币,这些现象都是对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的补充和完善,而不是替代。展望“十三五”时期的增长路径,以全要素生产率增进为核心,以制度改革和人力资本提高为支点,是中国未来增长的唯一选择。
大会主题演讲之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就《中国城市生活质量蓝皮书》发布致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院长张连城发布了2015年城市生活质量指数。
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院长张连城发布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
调查显示,2015年,全国35个城市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指数平均值为55.38,比2014年有所提高,处于满意区间。35个城市的主观满意度指数全部超过50分。与2014年相比,五个细分指数均有提升。其中,生活成本满意度和生活水平满意度指数提升较大,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满意度指数的重要因素。
专项调查显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仍然是空气质量和食品安全。35个城市中,32个城市的受访者把空气质量视为影响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3个城市的受访者把食品安全作为影响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所有受访者中,认为影响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分别是空气质量(39.12%)、食品安全(28.77%)、物价(21.17%)、交通状况(10.94%)。房价预期的专项调查显示:预期房价指数平均值为43.86。生活质量客观指数即社会经济数据指数显示,东部城市仍旧高于中西部城市,但同时部分城市存在主客观指数的反差。
2015年35个城市客观社会经济数据指数平均值为55.84,比2014年的57.87有所降低。得分50分以上的城市有31个,比2014年减少了3个。5个客观分指数的平均值分别是:生活水平(59.83),人力资本(57.34),生活感受(56.17),社会保障(51.26),生活成本(54.58)。
2015年处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与改革的攻坚阶段,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与风险。在这样的条件下,35个城市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指数和客观社会经济数据指数仍处于满意度区间,且有所上升,说明中央政府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的针对性政策措施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人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然而,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保障提升乏力、空气质量令人担忧、食品安全难以保障以及大中城市生活节奏过快给人们带来过大的生活压力等因素,仍然制约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在未来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要致力于推进民生体系建设,有针对性地治理影响生活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实现居民生活质量的质的飞跃。
分论坛部分主要围绕“新常态下的开放与改革”与“经济增长与‘十三五’展望”展开,同时增设了青年学者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19家单位的近30名学者做主题发言。
第一分会场:新常态下的开放与改革
第二分会场:经济增长与“十三五展望”
第三分会场:青年论坛
与会专家认为,新常态形势下,面对中国经济增速的下行,我们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这是由于人口红利、改革红利、工业化红利等因素的衰减所造成的,是经济周期的一种表现。中国当前所面临的主要是增长质量以及结构性问题。新常态阶段表现出比较显著的特征是中国经济结构出现比较大的分化:一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分化;二是生产领域的收益低于金融领域的收益的背离;三是全国经济在整体低迷中出现了区域分化;四是需求和政策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增长动力的转换使行业出现了距离分化。尤其要高度重视中国宏观经济与股市相背离的问题。中国需要以时间换空间,通过结构调整来提升我们的增长质量,关键是实现高效的增长。但问题在于如果我们改革跟不上去,以时间换空间的结构调整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落空。人力资本的投资,技术创新的投资以及短期资源配制性改革,都会从根本上通过短期的累积改变中长期趋势性潜在增速。从中长期来看,就需求端而言,有效需求不足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制约因素,具体表现为内需相对支撑不足和出口难以提升;就供给端来看,劳动力供给不足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与此同时,我国的外部环境还面临一些变化:一是危机后美国推动了全球新一轮经济发展的规则的变局,这个变局可能导致全球化四分五裂,也就是说TPP、TTIP等各项区域合作谈判实际上把世界分成了一个一个的区域,就是参与则能享受开放,不参与则可能会被边缘化。而区域化的发展很可能带来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的陷阱。二是从1993年以来的双顺差的格局正在走向基本平衡,甚至一般贸易、服务贸易以及资本项下的逆差在上升,也就是说从双顺差转向平衡,甚至是转向双逆差。三是低端参与国际竞争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
面对这些困境与挑战,我国必须继续加强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对内改革方面,在坚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下,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的来讲,政策的重心应着力于提升人力资本水平,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自主创新能力。对外改革方面,要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做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的网络。在未来的十年,中美、中欧、中日、中俄、中印都可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以开放促改革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策略选择。
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证券报、21世纪经济早报、第一财经报、经济观察报、经济参考报、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香港商报、紫荆杂志等新闻媒体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报道,中证网、新浪网、中国网对本论坛全程网络直播。
相关链接:
[中证网]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2015)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中国网] “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2015)”国际高峰论坛
[中国网] “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2015)”国际高峰论坛分会场:新常态下的开放与改革
[中国网] “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2015)”国际高峰论坛分会场:经济增长与“十三五”展望
[新浪网] 新常态 新转型—“十三五”规划展望暨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发布会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