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大家谈|张杉杉:将人格教育贯穿人事心理学教学过程
课程思政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不断巩固和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战略举措,是一项长期性和根本性任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主力军,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关键在于掌握“挖掘、融入、教育者先受教育”的方法论,练好开展课程思政的基本功。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而是在课程当中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段时间以来,我校教师围绕“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积极开展生动实践,首经贸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特别推出“课程思政大家谈”专辑,分享各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经验与做法,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引领教师找准切入点,提升专业水平和执教能力,做“活”的思政。
将人格教育贯穿人事心理学教学过程
张杉杉,劳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课程: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法。主编教材《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2014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人事心理学课程被评为2021年市级优秀课件,组织行为学获2021年校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大家好,我是劳动经济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教师张杉杉。《人事心理学》课程作为一门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充分调动个体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学科,是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实现“思政育人”的优质载体。我在这门课的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有这样几点思考:
首先,要帮助学生架构正确的三观。
课堂上讲授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研究任务和意义,从心理学的漫长历史中挖掘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激发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实现文化自信;同时在介绍课程的历史发展及现状时,通过视频图解等多种途径向学生讲述文化继承与发扬的关系,启发学生树立人本意识和理念,从而促进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要引导学生完善健全的人格。
21世纪是一个感性的时代,单纯的知识技能讲授已经不能满足当代职场需求。作为一门直面“职场人性”的心理学课程,我们尝试将人格教育贯穿其中。在心理学课程中挖掘人类的正向因素和生命规律,顺应并发挥人类卓越的积极天性,启迪个体内在觉醒、点燃生命意义感,努力帮助学生正视并面对挫折,打破自我中心的桎梏,提高学生的情商和逆商,使之成为有温度的管理者。
第三,要激发学生独立的科学思维。
在当今不确定性显著增强的时代,未来的管理者要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把学习、观察、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善于把握历史和时代方向、把握社会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养成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为了训练学生独立的科学思维,该课程不仅提前录制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线上提前学习,而且在面对面教学中会将问题引入学生生活,引导学生使用心理学的逻辑理解个体和团体行为特征,并通过掌握激励和领导规律采用心理学的思维路径理解特定情境下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解读人力资源管理中选、用、育、留的问题,从而科学应对管理困境。
事实上,心理学不仅局限于管理专业领域,也触及所有有人参与的活动与事件。在这门课程中,心理学理论和知识点就是我们了解人性的按钮,而在课堂互动中,我们努力以点带面,走进学生生活,在润物细无声中努力使心理学课程帮助学生实现知行合一,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