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金融论坛第175期、论文研讨班第234期:现收现付制社会养老保险到底是不同出生年代参保群体之间的‘互助共济’
3月1日中午,由金融学院主办的第175期首都金融论坛暨第234期论文研讨班如期举行,师生通过腾讯会议的线上形式参与本次研讨。本期论坛研讨邀请到了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翔教授,他就“现收现付制社会养老保险到底是不同出生年代参保群体之间的‘互助共济’”这一会议主题,与学院师生进行了交流讨论。会议由马彪老师主持,金融学院祁敬宇、雒庆举、李佳龙等教师及多名硕博研究生参加。
张翔开始就社会养老保险“互助共济”的内涵讨论,提出长寿风险是是因意外长寿而积蓄不足导致老年生活水准下降,甚至发生老年贫困的风险。同时就“养老保险制度的本质是代际互助”提出自己的想法:参保者出生年代并不是参保者领取养老金待遇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其领取养老金待遇的必要条件:参保者寿命达到养老金领取年龄才是发放养老金待遇的充分必要条件。进一步指出从纵向时间维度看短寿和长寿参保者之间的互助共济关系才是现收现付制社会养老保险的本质,因为养老金待遇是根据参保者寿命而不是出生年代发放。并对狭义与广义的现收现付制社会养老保险的互助共济功能进行总结。最后提出养老金领取年龄直接影响短寿和长寿参保者比例,进而影响现收现付制社会养老保险的长寿风险分担功能和收入再分配功能。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张翔就领养老金待遇的人数及领取年龄与长寿风险分担功能与在场师生进行讨论,并分享了自己于这方面的想法及模型构建经验。本期研讨会氛围生动热烈,师生积极参与讨论,互相交流学习,为师生未来的研究方向、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主讲人简介】
张翔,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社会学研究》《金融研究》《公共管理学报》《统计研究》《保险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民间金融合约的信息机制》《养老服务机构的“放管服”改革》,获省部级奖项8项以及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社会学优秀成果”优秀著作奖金融图书金羊奖等奖项。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