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首经贸召开《中国创新人才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背景下的创新人才与创新战略研讨会

1月11日,《中国创新人才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背景下创新人才与创新战略研讨会在京召开。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创的第二部创新人才蓝皮书《中国创新人才发展报告(2024):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背景下的创新人才与创新战略》在会上重磅发布。该书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背景下的创新人才与创新战略”,通过收集创新人才与创新群体的调查数据与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了创新人才发展的分布格局与趋势预测、顶层设计与战略谋划、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数字科技与人才开发、区域探索与经验启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此次会议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劳动经济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

首经贸党委副书记、蓝皮书主编徐芳教授主持了发布会。首经贸党委副书记、校长吴卫星教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欧晓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冀祥德,北京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市社科规划办副主任陈睿,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国际合作处处长兼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天扬,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处处长方爱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姚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经济管理分社社长恽薇出席会议,蓝皮书主编、首经贸劳动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主任何勤,蓝皮书副主编、首经贸劳动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副主任陈书洁参加会议。吴卫星、欧晓理、冀祥德为发布会致辞。

徐芳在主持时提到,《中国创新人才发展报告(2024):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背景下的创新人才与创新战略》是在去年发布的《中国创新人才发展报告(2023):科技创新人才与创新高地建设》主题基础上,聚焦国家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组织专家团队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背景下的创新人才与创新战略”专题研究编写而成。该部蓝皮书以“战略引领、教育发展、数字科技、区域探索”为主线,对基于战略性、前瞻性国家科技长远需求的创新人才与群体进行分析,构建创新人才发展指数,揭示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推进的创新人才发展规律,以及一体化改革的重点领域,特别凝练总结了各区域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的创新战略、生动实践及经验启示,旨在为新时代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供宝贵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吴卫星在致辞中,向本次发布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百忙之中莅临本次发布会的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感谢。他提到,劳动经济学院是首经贸建立最早的学院,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科学知识体系构建,特别是在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发展学科领域独树一帜,是我国首个设立人才学博士点和硕士点的学科。《中国创新人才发展报告(2024)》汇聚全国专家资源,坚持政策研究与学理研究并重,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融会贯通,彰显中国特色的创新人才理论和典型实践经验,能够切实为创新人才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未来,学校将大力促进政界、学界、企业界在人才学领域的沟通、合作与共识,为我国加快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欧晓理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创新人才发展报告(2024)》聚焦创新人才发展领域的前沿问题,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该报告系统揭示了创新人才对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作用,并通过翔实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为我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同时为区域创新人才生态体系建设、教育与科技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具体指引。他希望未来进一步与学校加强合作,聚焦创新人才发展领域的关键议题,共同推动人才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深度融合。

冀祥德在致辞中提到,2024版《中国创新人才发展报告》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背景下的创新人才与创新战略”,提出中国创新人才发展应对“战略引领、教育发展、数字创新、区域探索”四个方面予以高度关注的具体建议,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人才创新发展的重要智慧结晶。社科文献与首经贸合作基础深厚,希望未来双方进一步加深合作,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的“智库篇”“机构篇”的打造中,共同谱写现代化研究的新篇章。

在发布仪式中,吴卫星、徐芳、陈睿、张天扬、恽薇、姚凯等6位专家共同发布人才蓝皮书。


何勤从《中国创新人才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的理论背景和现实需求出发,详细阐述了报告的整体逻辑和谋篇布局,阐释了集数据调查、理性分析与实践案例于一体的报告特色。她以总报告为依托,分享了中国式现代化创新人才支撑、科技人才评价、创新高地建设、人工智能与科技人才、数字能力与人才供需、区域经验探索等分报告精彩论点,指明了未来需要持续关注的重点领域。

 

何勤作报告                陈书洁作报告

陈书洁发布了蓝皮书的总报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发展回顾与展望(2024)》,该书通过丰富的数据分析和严谨的推演预测,系统分析了以两院院士、高被引科学家、国家杰青优青、卓越工程师和高级技师等为代表的五类创新人才整体规模、结构与基本走势,预测了我国创新人才发展势头良好,指明了区域间、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北京创新人才发展指数的长周期变化规律,为全景式理解创新人才发展提供了理论启示,也为下一步政策制定回应这种动态变化提出了参考依据。

研讨会环节召开了两场圆桌论坛。来自各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工作部门的人才学领域专家学者,从科技人才成长规律、人才中心建设、人力资本与创新高地等角度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圆桌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海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姚凯,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颖,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文硕,首经贸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苗仁涛参与讨论。首经贸劳动经济学院院长罗楚亮教授主持论坛。

专家围绕北京市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改革方案、长三角区域人才一体化与协同创新发展经验、数字化测评技术赋能高潜人才测评创新、科技创新人才特征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青年科技人才持续培养路径探索等方面,介绍了最新研究成果,深度讨论了创新人才发展的学术前沿、相关政策及热点话题,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提供智力支持。

在“创新人才与创新战略”圆桌论坛上,北京科技人才发展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张文琼,广东财经大学人力资源学院教授陈小平,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副研究员程龙,首经贸劳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旭华,首经贸劳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晓曼参与讨论。首经贸劳动经济学院人才学系副主任杨之旭主持论坛。

专家围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北京实践、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人才高地建设、科普与职业教育在创新人才发展中的重要性、数字能力的培育路径、工程科技人才与生产实践融合培养等方面,共享研究发现、剖析重点难点、寻找解决方案,为中国创新人才发展贡献力量。

a3185d415da33f71c1dcf06cc938416e.png 

罗楚亮主持                苗仁涛发言

苗仁涛在闭幕式总结发言中,向一直以来关心首经贸及劳动经济学院发展的各位专家学者和《中国创新人才发展报告(2024)》主创团队的卓越贡献表示衷心感谢。该报告汇聚了各高校、科研院所、实践领域的人才学专家们的智慧,研究与政策并重,多学科融会贯通,能够切实为中国创新人才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有助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开发与创新战略实施。

来自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北京市科技人才发展中心等高校及科研院所人才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人才工作部门的相关负责人,首经贸相关部门负责人、师生等参加会议。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