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转型谱新篇! 首经贸2024年本科人才培养成绩单
2024年是学校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创新发展的一年,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琢玉工程”夯基垒台,专业数智化转型事业立柱架梁,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行稳致远,学校再一次交出本科人才培养的亮眼成绩单。
审核评估:立足高质量发展新起点
学校上下团结一心,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圆满完成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学校的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有组织科研、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工作得到专家组的一致肯定。学校以审核评估为契机,锚定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为目标,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强,立足高质量发展新起点,深入落实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琢玉工程”,加快数智化转型步伐,真正实现教学质量“评价-反馈-改进-提升”闭环,教育教学数智化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保障力度进一步提升。
2024年5月13日,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启动会召开
2024年6月7日,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意见交流会召开
人才培养:锚定拔尖创新新高度
立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新时代首都发展需要,在原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基础上,围绕数智化转型要求,设置工商管理(数智管理实验班)等7个“三型一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特色班并完成首届招生,生源质量在全校范围内名列前茅,特色人才培养2.0版本进一步强化落实。
新版培养方案说明
全面重构202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形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毕业要求等人才培养各个环节融入以数智化素养为核心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求,进一步加大“学分留白”力度,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更大空间,全面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专业建设:聚焦人工智能新领域
有序落实本科专业数智化转型“双十工程”,首批10个数智化转型试点专业结合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和特点,形成“一专业一案”,工商管理(数智化管理实验班)和法学(数字法治卓越班)2个专业已启动专业图谱建设工作,试点专业建设经验不断丰富,转型成效日趋显现,规模效应开始形成,为数智化转型在本科专业的全覆盖奠定坚实基础。数智化微专业建设卓有成效,首批4个微专业已完成招生并启动培养工作,累计开设紧密联系前沿理论的微专业课程82门,对传统专业教育形成有效补充。
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继续优化专业结构,在2023年新增的数字经济、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3个新兴专业的基础上,2024年学校完成了人工智能专业的增设备案,并同步进行了审计学、网络与新媒体2个新专业的预备案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学校本科专业结构与数字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匹配度。
教学资源:打造教学资源新样板
坚持质量为本,选育结合,从校内遴选出一批高水平课程、教材开展立项建设,2024年累计开展校级课程建设项目25项,校级教材建设项目10项。
市级教学项目获奖一览表
市级优质教案及课件荣誉证书
市级优质课程及教材荣誉证书
通过不懈努力,学校2024年教学资源建设成绩斐然。共获批北京市级优质本科课程4门,优质本科教材4部,优质本科教案课件5部,金融科技实验室获批市级优秀本科教学实验室。
师资队伍:注入数智转型新动力
2024年学校教学和管理队伍向着更高水平持续迈进。王文举教授负责的数量经济学育人团队获评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李智教授获评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孙忠娟教授、刘经纬教授获评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学校还获批北京高校优秀教学管理人员、优秀本科教学服务保障人员和优秀大学生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各1人。此外,学校积极引入校外优质师资加强数智转型力度,暑期课程“琢玉讲堂”项目邀请到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金融科技领域资深专家姜富伟教授为我校学生授课,累计选课人数超500人。
教学团队及教学名师荣誉证书
教学改革:汇聚“AI+”新路径
学校进一步加大“AI+”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学校开展校级教改立项45项,创新性地设置“数智化转型研究项目”赛道并立项16项,进一步加强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交叉融合。
2024年,学校获批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项目7项。其中尹志超教授负责的项目“数智赋能金融学教学改革实践与创新探索”获批重点项目,吴卫星教授负责的“人工智能在典型应用场景的探索与研究——AI+金融服务业”等3个项目获批市级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案例,“AI+”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领域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加强。
2024年,学校面向全体大一新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人工智能导论》,为首批开课的北京市属高校,为此学校成立了人工智能通识课虚拟教研室,多次召开课程建设研讨会,积极整合各方力量,全力推进人工智能通识课的高水平建设。同时,学校举办首届“AI+X”大赛,学生参赛热情高涨,全体学生踊跃参与,为全面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数智化转型奠定基础。
教学运行:确保本科教学秩序平稳
顺利完成本年度本科教学任务执行计划审核、本科教学任务下达以及排课、调课、选课等工作,涉及4900余个教学班、近20万人次。安排组织期末考试、期初补考与重修考试、题库考试、结业生考试、转专业交换生考试、延长学籍单独命题考试等共计1950个班次、56588人次。顺利组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20685人次,组织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5294人次。实现校本部与红庙校区教室使用调度全覆盖,全年审批多媒体教室借用万余间。
智慧环境:构建AI教学新生态
为更好满足数字化教学需求,学校开展了“数智+”智慧教学生态体系建设工程,入选第二批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打造了智慧讲授型教室、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室、金课录制教室、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室等一批精品智慧教室,实现了全校147间教室的直录播系统全覆盖。探索性地建设“掌控融合MAX巨幕教学仓” “HYFLEX线上线下协同一体模态” “首经贸AIGC智慧大脑及数字人系统”等,营造有质感有温度的智慧教学生态体验,全力助推学校人才培养提质增效。
在全国率先建成AIGC智慧教室,以讯飞星火、智谱清言、豆包、文心一言等国内一线通用大模型为平台基座,充分融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市场主体数据库等专业数据资源,构建AIGC智慧教学平台,深入挖掘企业图谱、产业生态链和商业系统复杂系统模型,打造课程专属数据库、知识图谱、案例库、实训实践模块,主动培育一批示范性AIGC课程,深度赋能传统财经类课程的前沿性、创新性和高阶性建设迭代升级。
学校加入了由科大讯飞联合国内多所头部高校共同发起成立的“星火高校联盟”,成为首批24所理事单位之一。学校申报的《AIGC赋能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教学创新实践》项目成功入选首批北京市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培育名单。
生源质量:招生分数排名攀新高
2024年是新高考选科模式下物理与化学科目实施捆绑式报考要求的第一年,也是对学校招生位次产生影响的关键一年。学校主动作为,推动招生制度不断完善和优化,调整在京本科普通批院校专业组设置,加大招生政策变化和人才培养创新举措的宣传力度,生源质量显著提升。2024年学校最低提档线为560分(不含中外合作办学),比2023年提高5分,排名18792名。排名较2023年上升528名,生源百分位为33.6%,较2023年上升1.4%。2024年在京录取最低分、最低排名、生源百分位均实现提升。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