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优秀导学共同体丨工商管理学院柳学信教授导学团队:育心育德,精研笃行

编者按: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自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琢玉工程”,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特推出“优秀导学共同体”专栏,发挥优秀导学团队的示范带动作用,营造导学和谐氛围,为奋力谱写教育强国、教育强市建设崭新篇章贡献首经贸力量。

今天让我们一同领略工商管理学院柳学信教授导学团队的风采。

导师简介

1.jpg

柳学信,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中国ESG研究院院长,国家标准委环境社会治理(ESG)标准化项目研究组召集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任,政协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40余项科研项目,获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20余项荣誉,在《管理世界》等国内外领先期刊发表论文97篇,出版专著和编著20余部,撰写的5篇发展报告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柳学信教授是颇有建树的学者、专家,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更是踏实谦逊、行为世范的人生导师。


深耕教育 笃学致远

2.jpg

携手共进,培育科研英才。截至2024年,柳学信导学团队已培养129位研究生,现有13名博士生和31名硕士生在读。师门秉持博士引导硕士,硕士助教本科的互助模式,构建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人格塑造”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旨在激发研究生的内在自我驱动力,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柳学信教授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科学高峰的攀登者、科学家精神的传承者和优良作风学风的践行者,团队立足于服务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持。师门科研氛围浓厚,柳学信教授先后主持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在内的40余项科研项目。在柳学信教授的带领下,研究生在读期间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2021—2024年间,在柳学信教授的带领下,学生们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近五年,相继在《经济管理》《管理学报》《管理评论》《新兴市场金融与贸易》(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等权威B1及以上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篇,出版专著2部,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4项。

3.jpg

柳学信教授以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专注于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展现出崇高的师德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团队成员。他不仅在学术研究上为学生指引方向、提供理论指导,还在生活中给予悉心关怀,激励他们勇敢面对挑战,更在为人处世方面树立了榜样。


桃李共长,学术共荣

言传身教,求索之路共谱新篇。团队确立了每周召开一次组会的制度。每次组会由学生负责组织和协调会议内容,形式包括讨论文献、模拟论文答辩环节等,旨在聚焦学术热点,提升学生组织能力和科研能力。导师通过提出前瞻性的研究问题,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他们从更广阔的视野审视课题的社会意义,并广泛阅读专业书籍,积极关注学科内的热点问题和前沿话题,帮助学生们拓宽视野、紧跟学术发展的步伐。他还帮助学生在科研过程中解决迷茫和困惑,理清研究思路,分析问题的根源,并引导他们建立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严谨的学术态度。截至目前,每周组会共举办超过260次,是学术氛围营造的核心环节,也见证了团队成员学术思想的碰撞,推进了众多研究成果的诞生。

4.jpg

 营造“以老带新”的团队文化。柳学信教授致力培养研究生团队的团结协作精神,并倡导营造互助互动的学术环境。通过创建毕业生与在校生的学术交流群,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促进学术经验的传承与共享。团队中逐渐形成了“以老带新”的优良传统,高年级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上给予新生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新生适应校园生活,快速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在课程学习方面,团队成员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研究方法,协助新生规划学术路径。在科研方面,团队成员在组会前深入讨论,会上积极提出建议,研究中相互协作,共同攻关,推动大家持续创新。“以老带新”的团队文化鼓励学生互助进步,共同推动科研发展。

5.jpg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学术理念。为了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并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柳学信教授秉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学术理念,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全国性的大型学术会议。这些会议覆盖了管理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前沿理论,旨在让学生们接触学术热点,掌握行业最新动态,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与批判性分析能力。每次学术会议结束后,他都会组织学生及时进行总结与分享,鼓励学生将新获得的知识与方法应用于自己的研究,以推动科学研究的创新和拓展。

6.jpg

团队成员在北京ESG学术研讨会学习

学以致用,桃李香满园。在柳学信教授的悉心教诲和精心指导下,学生们展现出勤奋刻苦、乐于钻研的学术态度,扎实推进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23年11月24日,2020级博士研究生吴鑫玉在第五届“中国青年管理学者论坛·工商管理论坛”上汇报了论文《企业气候风险感知与绿色低碳转型》。同年12月29日,2021级博士研究生胡曼的论文《“近朱者赤”通过自愿型环境规制的客户能否促进企业提升碳信息披露——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为例》在中国ESG大会2023暨首届北京ESG学术研讨会中获得优秀论文奖,并荣获有机数杯最佳论文三等奖。

7.png

2024年6月17日,2021级博士研究生李花倩在第十一届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学术论坛上汇报了论文《企业低碳战略对环境绩效的门槛效应研究:环境规制视角》,荣获二等奖。同年9月21日至27日,2022级博士研究生杨雨萱和2023级硕士研究生郭如玉参加了首届“ESG人才研学”活动,访问深圳8家重要机构和企业。在成果汇报环节,杨雨萱同学作为研学代表,结合所学知识与实践经验进行汇报,并表示将继续深入实践、精进知识,为成为ESG专业人才而不懈努力。

这些成绩凝聚了师门学子的智慧与努力,也得益于导师的悉心指导和支持。每一项荣誉都是学生们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奋斗的证明,见证了他们从学术新手到前沿研究者的转变。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学生们的努力和才华,也反映了柳学信教授在培养高素质学术人才方面的持续投入和贡献。

8.jpg

团队成员参加首届“ESG人才研学”活动


润物无声,育心育德

勇担使命,实践先行。在柳学信教授平日的悉心指导和耳濡目染下,团队逐渐形成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奋发有为的生活信念。团队成员在学术探索中不断提升自我,始终牢记新时代青年学生的身份和使命,不仅追求学术的卓越发展,更肩负起服务社会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各类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以适应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9.jpg

团队成员参加“阅享新思想,奋进新征程”主题活动

柳学信教授始终倡导学生们多走向广阔的社会舞台,以实际行动提升自我、服务社会。团队成员踊跃参与学院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慕田峪长城参与人员疏导,并以宣讲员身份为当地百姓讲述首都红色故事,为传承历史文化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这些活动对学生来说,不仅是学术领域的实践,更是综合素质的培育。导师的悉心引导使学生在学术修养与人格品德方面齐头并进,逐步成长为具有社会担当的新一代青年。

10.jpg

师门温情,代代相承。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柳学信教授时常带同学们开展团建工作,培养团队凝聚力。他常常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学生们传递“人生充满选择,要有冒险精神和直面各种挑战”的理念,鼓励大家在未来的职业规划上勇敢探索,并在他们追寻理想的路上给予关键性的指导。

11.jpg

12.jpg

2024级硕士研究生巴忠旭感言:“柳老师如慈父般关怀每一位学生。”柳学信教授的悉心引导不仅增进了师生情感,更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们的理想与抱负,帮助他们在前行中不断成长蜕变,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学子感言,承前启新

13.jpg

“柳老师为我的学术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孔晓旭,2020届博士毕业生,就职于首经贸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柳老师让我领略到了一位学者博学而儒雅的风采,他时常教育我们为人处世要外圆内方,厚积才能薄发。柳老师给我提供了很多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通过我们每周的组会和日常活动,也让我体会到了厚重的同门情谊。在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柳老师要求我每周汇报进展,督促我做好规划,日有所进。他的谆谆教诲不仅为我的学术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定的信念与指引。


14.jpg

“柳老师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机会”

李胡扬,2021届博士毕业生,博士后。毕业后曾就职于头部金融机构,目前从事能源化工领域相关工作。

在校期间,我在柳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深入探索ESG、国企改革、公司治理等领域的前沿课题。柳老师以其渊博的学识、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卓越的领导能力,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宝贵的研究机会。团队同样展现出高度的专业素养和协作精神,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互助共进的学术氛围,不仅为我的学术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树立了榜样。


15.jpg

“柳老师是我的人生导师”

曹晓芳,2021届博士毕业生,现就职于北京物资学院,副教授。

柳老师总说,人生路很长,挫折难免,你们要学会以平常心面对、积极心调整;柳老师总说,你们还年轻,要敢想、敢闯、敢干,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柳老师总说,师徒如父子,你们的成长就是我最大的欣慰……四年的博士生涯,柳老师是我的领航者和引路人,给予我太多的启发和思考,帮助和支持,不仅是我的学术导师,更是我的人生导师。如今我也已走上光荣的教职岗位,我会以恩师为榜样,以德立范,严谨治学。


16.jpg

“最感恩柳老师的包容之心”

甄家泽,2022届硕士毕业生,就职于科大讯飞。

对于柳老师,我最感恩的就是他的“包容之心”,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同事,柳老师都给予了非常的关心与包容,尊重每个人的职业和生活选择。因此,工作后,我以柳老师为榜样,告诫自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会包容不同意见,鼓励团队合作,以此营造更加和谐的工作环境,也不断完善自己的品格。


17.jpg

“柳老师在科研上给予我细致地指导”

唐晓萌,2024届博士毕业生,就职于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

柳老师如一盏明灯,为我指引学术探索的方向,也帮助我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在学术上,柳老师是我的引路人,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素养,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在科研上,柳老师耐心地指导我,从选题到研究方法,再到论文撰写,每一个环节都给予我细致地指导。在生活中,柳老师也像父亲一样关心着我,关注我的成长和发展,并给予我鼓励和支持。在柳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渐成长为一名独立的研究者。


18.jpg

“柳老师亦是职业发展的指导者”

杨烨青,2024届博士毕业生,就职于国家开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兼任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硕士生导师。

柳老师是我学术研究的引路人,更是我职业发展的指导者。在科研上,柳老师是一位认真严谨、求真务实的学者,为我指明了学术方向,教导我思考问题要联系实践,勇于探索学术“无人区”,给我们提供参加学术会议和企业实践的机会。在生活中,柳老师是个温暖的大家长,教导我们处事要无愧于心,还会在受挫时关心开导我们。师从柳老师的这段宝贵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体系,更为我未来的学术与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