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教学新秀奖】张松波:用心教书 潜心育人

张松波,2013年参加工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市场营销系教师、讲师,讲授《营销渠道管理》《零售管理》《市场营销学》等课程。曾获2015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17年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教案奖、最受学生欢迎奖,2018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学新秀奖一等奖。

9月10日,作为学校第一届教学新秀奖的代表,张松波在全校教师节表彰大会上讲了一堂示范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丰富精彩的企业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赢得了现场师生的掌声和赞许。作为一名入校刚满五年的青年教师,张松波面对这份荣誉却显得十分平静:“不论是比赛还是奖项,对自己本身都是一种提升。我会利用参赛过程中的收获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形式和内容,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课程体验。”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张松波应邀与校报记者谈起了自己从教五年来的经验与感悟。

创新案例教学方法

近年来,张松波一直在案例教学的方法上进行创新,力争在讲授前沿经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每学期第一节课开始之前,他会让每一个同学选定一家自己最熟悉、最喜欢的企业。在之后的教学中,张松波会要求同学们用这家企业把这门课程的知识点都串联起来。讲到某一个知识点时,他会留几秒钟让学生想想自己选定的这家企业是怎么做的,并鼓励学生与其他人分享这家企业的故事。张松波告诉学生:“对于你选的这家企业,你就是班里的权威。”带着这种使命感学习,学生往往准备的非常充分。这种嵌入式的案例教学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案例教学往往耗时长,而课堂的时间有限,有时一次课无法讲完一个完整的案例。为此,张松波积极探索微案例设计,即从更小的知识点进行切入,让学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好比切西瓜切最甜的部分,找准一个企业案例最有价值的地方与相关的知识点结合,再分享给学生们。”

为了搜集企业资料,积累实践经验,张松波参与了很多企业的实践项目中,课上的很多案例都来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他把实践项目与课堂上的知识点结合起来,把能用到对应课程的知识点都摘录出来,与学生分享企业出现的问题、做了什么规划、最后怎么解决。老师亲自做过的案例,讲出来学生们非常喜欢听。学生能有所收获,张松波也就觉得实践很有意义。

用心备课才能提高“抬头率”

学生需要怎样的知识,怎样让学生把听到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是张松波一直思考的问题。他在开课前会做好针对学生的调研,摸清楚班里多少人、男女比例如何,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怎么样,学生有什么性格特点甚至什么星座。同时,他也会向学生介绍自己。师生双方都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在设计教案时才可以有的放矢。教学要注意细节和方法,PPT里字体的大小、什么时候插入图片、视频时间的控制、节奏的把握甚至语调高低的变化,张松波都会在备课时考虑到。

“学生一定会感受到老师的用心”,张松波坚信,“老师备课好不好,下了多少功夫,学生门儿清。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用心,才会自觉地认真听讲。”备课是教学的基础,有些年轻老师的科研压力大,难有充足的时间备课,但张松波在课前准备方面很用心思。不论是收集讲课素材、制作演示课件,还是扩充储备知识,他都尽力做到完美。“教学用的PPT一定要亲自制作,用心的课件才能吸引学生。有时候我一页PPT就要做半个小时,一定要选最贴切有趣的图片和视频展示给学生。”张松波一门课程要用几百张图片,其中大部分都是自己拍的:平时出去旅游或者吃饭逛街,看到好玩儿的广告和策划就会拍下来;看电视剧发现不错的植入广告,也会立马下载下来;张松波还喜欢看美剧,看到与营销有关的剧情就会把相关段落截下来,拿到课堂上与同学们讨论。原创的内容会抓住学生的眼球。同学们发现老师讲课用自己拍的图片、用耳熟能详的剧集,而不是照本宣科,“抬头率”自然就提高了。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在张松波看来,无论教什么课,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时刻牢记“教师这个职业因学生而存在”。“真心”是张松波执教的关键词。处理和学生的关系,不能过分强调师威,炫耀自己的知识,也不能讨好学生,用开卷考试、不布置作业的方法去取悦学生。要和学生当朋友,师生是平等的关系,有平等交流的空间,才能实现教学相长。

在课堂上,张松波不只站在讲台上讲课。他常与同学们开玩笑,说自己有“多动症”,会走下讲台与同学们互动。这样做的目的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要随着课堂调整讲课的状态,感到学生累或者走神,发现学生开始低头了,我会把语调忽然高一点、忽然低一点儿、或者忽然不说话,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的注意力回到课堂,然后再继续授课。”

张松波还会关注95后、00后学生的特点,更新自己的“语言库”。听得懂学生的流行语,才不会让学生觉得老师脱节,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为了课堂互动,张松波让学生们在课上分组,并模仿企业命名给自己的小组想一个有意思的名字。有个小组介绍自己的组名是“小脑斧”。张松波笑道:“还好我在微博上看到了这个新词语,不然真是要想想大脑和斧子怎么组合到一起了。”张松波还会准备好特有的段子,并与知识点关联,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增长知识。“不想当演员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他开玩笑地说。

张松波认为:“与学生们相处,平凡就是感动”。每年寒暑假,都有已经毕业的学生回来看他;每年教师节,都会收到学生的祝福短信和鲜花;学生在创业、工作、人际交往中遇到困惑,会把他当做家人一样寻求帮助;学生取得成绩了,也会第一时间告诉他。对于一直在教学岗位上播种“真心”的张松波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