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经贸学生获第14届“挑战杯”竞赛全国二、三等奖
11月20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落下帷幕,我校文化与传播学院本科生李阳、罗云丰、许静雯的作品《我国农村宗教传播的主要动因:经济因素抑或非经济因素?——以张家口崇礼县为例》经过激烈角逐,获全国二等奖;劳动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苟梦宁、吕坤的作品《在角色转换中求生存——北京地铁乞讨现象调研报告》获全国三等奖;陆彦明、张航空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我校首次在“挑战杯”全国终审决赛中有两部作品获奖、本科生首次获得全国奖项,取得我校参加全国“挑战杯”竞赛历史最好成绩,实现新的突破。
获奖证书
今年6月,苟梦宁和李阳等同学的作品分别荣获第八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和一等奖,后被北京市选送参加第十四届全国“挑战杯”竞赛。李阳、罗云丰、许靖雯在陆彦明老师的指导下,赴崇礼县5个乡镇9个村落进行了为期半个多月的关于农村宗教传播动因的考察,在随后一年的时间里不断完善该调研成果。李阳同学还受邀参加了在香港科技大学举办的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峰会。苟梦宁、吕坤在指导老师张航空的指导下,赴北京地铁站点进行多次调研,与各对象进行访谈,探究地铁乞丐与乘客、地铁工作人员的互动模式。
11月17日至20日,在全国“挑战杯”竞赛终审决赛举办之际,按照团中央、教育部的统一安排,校团委书记张彤、副书记周从周带领部分院系分团委书记及教师赴广州观摩学习。根据大赛日程安排,校团委精心组织观摩团成员参观了优秀作品展、旁听了公开答辩等活动,收集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认真学习了其他高校的参赛作品。观摩团还到中山大学、广州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城、广东省博物馆等地进行了参观走访。19日晚,观摩团召开总结交流会,大家就我校参赛项目作品确定、竞赛组织管理、学校相关师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提出了建议。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这种“走出去”的方式,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既学习了如何组织高水平的竞赛活动,又寻找到了与其他高校的差距,为我校参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观摩优秀作品展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3月启动以来,全国近2000所高校开展了校级竞赛,向“挑战杯”官方网站报备了近2万件作品。经过网络初评、集中复评、决赛答辩,竞赛评审委员会最终评出特等奖作品38件、一等奖作品124件、二等奖作品318件、三等奖作品759件。
观摩团合影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