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观点】保护大熊猫,拒做单纯的“评论族”
近期,一部名为《熊猫与少年》的纪录片正式上线并热播。片中三位年轻的海外志愿者作为大熊猫观察者,跟随工作人员进入育幼室给熊猫宝宝喂奶,为大熊猫制作餐食……镜头纪录下他们与大熊猫一个又一个精彩瞬间。当我看完这部纪录片,我不禁想起寒假期间,我在都江堰的大熊猫保护基地担任大熊猫志愿者的经历,引发了我对保护大熊猫的深入思考。
今天,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新媒体形式快速发展,我们在手机屏上活动手指,便可以看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和钟爱饲养员大腿的熊猫宝宝,这时我们会为大熊猫的萌态点赞。当然,我们也会看到因为偶发的螨虫感染引起大熊猫眼圈变白,很多网友会在评论区不负责任的言论,有人会开玩笑说大熊猫熬夜少了,有人会将责任归于饲养员的身上。
我们作为大学生熟悉网络技术,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还可以利用假期参与大熊猫志愿者实习体验项目。用真实可靠的行动替代那些出现在评论区中不负责任的言论。
今年寒假,我作为大熊猫保育志愿者在都江堰的大熊猫保护基地体验了大熊猫保护工作。清扫大熊猫外圈里的剩竹子、铲青团,为保护大熊猫的牙齿要劈好新鲜竹子,将劈好的竹子放入外圈,当大熊猫在外圈时要打扫内圈、清理任务完成后要记录熊猫日常状态还有喂食笋和窝头……每个上午我们都会重复着以上这些简单又复杂的步骤。忙碌过后,却发现几名志愿者完成的只是一个饲养员的工作量。所以,大熊猫饲养员的工作并不是我们在视频中看到的,与可爱的“滚滚”为伴,工作轻松悠闲。镜头背后,他们承担着大熊猫保育与繁殖的任务和责任。
仅仅三天“铲屎官”的经历,我体会到大熊猫饲养员工作的不易以及他们对熊猫毋庸置疑的爱。当我看到瘦小的饲养员老师,举起一根直径5厘米竹子劈在地上,竹子瞬间摔成几瓣时;当我听到隔壁带着浓郁四川口音的饲养员,喊着“喝盆盆奶咯”时;当我闻到散发着青草香气的竹子时;每一位大熊猫饲养员的言语和行动都能使我感受到他们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着大熊猫。
同时,我也感受到国家为保护大熊猫所做出的努力,饲养员老师表示,面对这一濒危物种我国已经连续开展全国性大熊猫资源调查;不断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对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积极开展大熊猫抢救工作;适时启动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实验工作。针对多只大熊猫眼圈变白的情况,医学专家已进行会诊。
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在与大熊猫近距离接触的三天时光里,大熊猫的灵性与可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有一天这么可爱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
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我们更应关注生态环境及濒危物种保护,深入了解稀有物种的现状和物种保护的措施。现在的我们暂时做不到为熊猫保护捐献大量的资金,但我们可以通过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宣传保护大熊猫的知识,让更多人了解大熊猫,为大熊猫们的生存繁衍保驾护航。
其实,我们需要保护的不仅仅是大熊猫,地球上所有物种以及我们生活的地球生态环境都需要我们保护。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停止单纯地做网页上的评论族,保护大熊猫、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随口评说,让我们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开始保护大熊猫、保护地球母亲。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