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科学家足迹悟初心,扬廉洁清风铸育人使命:国际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党支部赴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参观学习
为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强化教师党员党性意识与责任担当,深入探寻新中国在党的引领下科技发展的辉煌征程,体悟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内涵,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在学院走深走实,5月8日下午,国际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党支部前往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开展参观学习活动。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同志走进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共和国脊梁”主题精品展。此次展览匠心独运,分为三个精彩部分:第一部分以丰富翔实的资料与展示,生动展现了党对中国科技界的坚强领导,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事业如朝阳般蓬勃兴起、发展的壮阔画卷。第二部分从爱国、创新、求实、奉献等多个维度,立体而全面地勾勒出老一辈科学家的伟大精神风貌,让大家仿佛看到他们在科研道路上坚定前行的身影。第三部分则聚焦新中国科技界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彰显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国际影响力。
展览现场,珍贵的实物与精彩的图片交相辉映,鲜活地呈现出广大科技工作者所铸就的辉煌科技成就以及他们高尚的精神品格。参观结束后,全体同志还一同观看了科技文明展的影片,沉浸在科技发展的动人故事之中。
参观过程中,党员同志们被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深深吸引,沉浸在那段波澜壮阔的科技发展历史中。中国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难险阻、勇攀科学高峰、矢志报效祖国的精神,如同一束束强光,震撼着每一位党员的心灵,让大家深刻领悟到“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的真理。
通过实地参观、现场交流和深刻的反思,党员同志们深切感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中国科技工作者矢志报国、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怀。同时,大家对科学家精神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
下一步,国际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党支部将以此次参观学习活动为契机,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把学习贯彻优良作风要求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为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活动感言:
牛毅:在参观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过程中,有两点深刻感悟。其一,那些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往往善于将个人专业才能与国家当时的重大需求相结合。因此,我们要胸怀天下、把握大势,关注国家和世界的重大需求,思考自己能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其二,大科学家们都有较高的格局和崇高的境界。有的科学家说,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有的说,一个人如果不是在为了群众的利益工作,那么生活便失去了意义,还有的说,我不谈什么有生之年,我的人生哲学是,活一天工作一天。这些话语如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郑伟男:今天展厅里陈列的照片、手稿与实物,将过去四十年中国科学家在基础研究、工程攻关、前沿探索中的卓越贡献浓缩成一条闪光的脉络:从“两弹一星”元勋到载人航天、深海探测,每一项突破都写下了“自立自强、创新超越”的时代注脚。此次参观也提醒我,科研成果绝非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国家制度、团队协作与开放交流的合力。我将以这些前辈为镜,在教书育人和技术创新的双重岗位上,保持求索的热情与担当,用扎实的研究和温暖的教育,点燃下一代青年的科学梦想。
高逸尘:走进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仿佛步入了一条时光与智慧交织的璀璨隧道,每一步都能触碰历史与科学碰撞的火花。那些珍贵的照片,记录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几页科研笔记静静陈列,却承载着厚重的科研历程;密密麻麻的公式、图表,是科学家们思维的轨迹,是他们在探索未知道路上的思考与求证。从最初的灵感乍现到反复的计算验证,这些笔记见证了科研工作的艰辛与执着,让我明白,科学成就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无数个日夜的钻研中孕育而生。还有那份特别的“合同书”,以一种温馨又有趣的方式展现了科学家生活的一面,让我们看到,科学家们在严谨科研之余,也有着平凡而温暖的生活,有着对家人的承诺与关爱。科学家们在科研道路上的创新精神、奉献精神,以及对真理的执着追求,都深深烙印在我心中。这一趟博物馆之旅,不仅是对科学成就的瞻仰,更是对科学家精神的传承接力。它激励着我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勇于探索、敢于担当,传承更多的科学家精神。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