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ECOer冬奥记忆(十二)|徐雅菁:每一个冬天都想起,我们在一起
徐雅菁,来自经济学院2020级经济学实验班,现任班级团支书和经济学社组织部部长。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担任闭幕式标兵领域志愿者,主要负责运动员入场式篇章呈现的服务保障工作和尾声环节的演出。
启航 | 冬奥之旅
若把故事倒转回伊始,我感谢我所做的决定。担任冬奥志愿者,大概是一个我性格和态度转变的里程碑。我选择放弃回家过年,坚守志愿岗位,无疑是对我勇气和思想的一次考验。事后来看,第一次离家这么久,并努力去承担更艰巨的责任,我为自己感到的非常欣慰。
也许最初源于一种情怀。14年前的北京奥运会,是我梦开始的地方。那时我有幸去观看了一场残奥田径比赛,那神圣而又宏大的景象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忆。14年后的今天,伴随着那一句“迎接另一个晨曦”的美妙旋律,北京再次敞开大门,迎来了2022年冬季奥运会,由此我的冬奥之旅也不知不觉地开始了。
排练 | 挥洒汗水
我们排练的第一站首先是大兴芦城的一所体育学院。不得不说,第一天是最累的。我现在还能回想起来,看着落满灰的看台、不大的体育场、混编的各个学校陌生的面孔、未知的排练内容、又恰逢紧张的期末复习,我有些手足无措。换上号码服后,在王导的带领下,我们前往了外场进行任务分配和点位的彩排。在经过报数后,我成为了一名执旗手。那天的天气十分寒冷,我赤手握着十几斤重的各国代表团旗帜,不到两个小时的训练,已经把我的手磨得红红的、胳膊上的肌肉也非常酸痛。午饭是我们蹲着吃完的,大家好像都没什么胃口,吃了两口、小憩一会儿后,又开始了下午的训练。下午是邱导负责我们跳舞动作的练习,当时室外达到了零下的温度,但由于我们较大的运动量,即便我们脱下了羽绒服,也丝毫感觉不到天气的寒冷。晚上是室内连排,我们和史家小学金帆合唱团的小朋友、北体大体能学院的冰车表演的哥哥们相遇,共同完成了我们的第一次合排。
2021年12月19号,这是我们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的开端,也是我们闭幕式大家庭相聚的开端,更是我们美好回忆的开端。
之后我们前往了此次冬奥之旅的第二站——国家体育馆。由于正式场地情况的变化,我的岗位也有了小幅调整,成为了汤加代表团的执旗手。但就在1月中旬的时候,汤加火山喷发,国家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当我得知参赛国从97个减少到了91个,其中包括汤加时,我的内心百感交集。经过老师和导演组的努力协调,最终我成为了闭幕式尾声环节的一名演职人员。
训练之余 | 不一样的色彩
在训练之余,平日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为我冬奥之旅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由于北京疫情形势趋于严峻,我们提前了闭环管理的时间,于1月16日就紧急返校,不久便前往了红庙校区,开始了长达一个月的闭环生活。在红庙校区,我们不仅有很好的住宿环境,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一个温暖友爱的闭幕式大家庭。在驻地闭环生活的这段时间里,老师和同学们积极组织各种团建活动,同学们也从最开始的拘谨,慢慢互相熟悉起来,大家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将这段时间变得充实起来。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生日那天,这也是我人生的第一次一个人在外过生日,本以为这次将会是一次平淡的生日,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芦城训练之余,大家为我准备了一次特别的生日派对,大家为我送上温暖的生日祝福,一起为我唱生日歌,让我感到十分感动。同时很巧的是,当天还有来自其他学校的四位同学过生日,在休息室里,生日快乐歌将这份祝福传递到了每一个人的心里,让冬日里的训练场充满了温暖与友爱。虽然不在家,但我感觉胜似在家,一切应该在家拥有的仪式和温暖,我全都感受到了,闭幕式大家庭给我带来的温馨与关爱,让我拥有了一次特别的生日回忆。
彩排 | 最后冲刺
随着开幕的圆满结束,我们也进入到了训练的冲刺阶段。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等待,但大家每天的训练强度仍是比较大的,深夜回到宿舍是家常便饭。令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训练等到了凌晨零点三十分,大家在休息室开始倒计时迎接零点的到来,像过年一样。临走前看见鸟巢的地屏上还有同学们在加练,那个时候深刻感受到了大家的辛苦与所付出的努力。
后来的几天北京连下了几天的大雪,冰雪冬奥,遇见了冰雪鸟巢,同时也为我们的训练增添了难度。地面虽滑,但我们的动作毫不拖沓,天气虽冷,但丝毫没有打消同学们的训练热情,大家在雪中圆满地完成了每一个环节,在冰雪中呈现了一场美妙节目。
安检出来后,我又同每次下雪时一样,仔细端详着每一朵落在我身上的雪花,它们的形状虽各不相同,但聚在一起时却十分归一。这大概就是:“千万雪花,竞相开放;万千你我,汇聚成一个家。”
时光飞逝,很快就来到了那个我们既盼望着又留恋着的20号。当训练像上课一样成为了日常、当每天不是在鸟巢就是在去鸟巢的路上、当每天都吃泡面卤蛋火腿肠八宝粥、当一切都成为习惯后,就害怕结束。我感觉我已经成为了能够听导演指挥的老戏骨,导演组也渐渐成为了像家人一样的温暖存在。或许正是因为有了坎坷,才让我们更加不舍与珍惜,更加魂牵梦绕。
尾声| 闭幕开始
当清晨的朝阳照进宿舍的那一刻,我意识到我们在红庙生活的最后一天到来了。怀着激动和不舍的心情,我们踏上了前往鸟巢的征程。
在鸟巢附近的封闭区旁的隔栏外,我们会经常能看到游客,其中包括不少五六岁的孩子,他们会朝着身穿志愿者服的我们大喊:“中国队加油!”。有次安检出来,看见居民楼上的一个小姑娘打开窗户和我们挥手,他们会让我想起小时候,我也曾在脸颊贴上国旗,嘴里嘟囔着“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即使是懵懂的小朋友,也会为开奥运会而兴奋,如果再过十几年,中国再次申奥成功,他们一定也会像今天的我一样,毫不犹豫地选择当一名奥运志愿者吧。
近端集结完毕后,我们进到了熟悉的休息室,这里好像成为了我们的第二个家,既熟悉又温暖,我们在这里的点点滴滴,都将成为我美好的回忆,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闭幕式正式开始。当听到“升中国国旗,奏唱中国国歌”时,后场的全体演员全部起身致敬,伴随着嘹亮的国歌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一刻,我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激动的心情难以用语言表达。
在闭幕式的各个环节中,我们尤其关注运动员入场式的环节,那是我们共同的家。听到代表国旗帜入场的音乐、听到欢乐颂响彻全场,看到运动员们在中国结中欢快起舞,我都觉得十分亲切,因为当时代替执旗手和运动员进行排练的我们,也做过同样的事情。看到运动员入场式顺利举行,我们都既感动又欣慰。
其实后来我发觉,无论是“运动员入场式”还是“尾声”都是一派“天下一家”之景象。世界大同,天下一家,很难不为之动容。体育事业和志愿事业其实也有相同之处,没有国界之分,没有任何杂念,都是凭借那一种情怀和一腔热血,一往无前,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年华。
旅程结束 | 冬奥精神永不落幕
如果说,鸟巢里是一种浓情渲染的感动,那么鸟巢外便是那种与君惜别的不舍。“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从离开鸟巢开始,就听见了接连不断的一声声“辛苦啦!晚安!”,走近才发现,那是交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警察同志、医务人员和后勤保障的工作人员们在向缓缓走出鸟巢的演职人员们道别。我们会互相击掌,会拍照留念,会朝彼此微笑。在路过外国记者和运动员的车队时,他们会打开车窗,跟我们打招呼,向我们比心,我们也会热情地向他们说“welcome to China”,想向他们致以我们最诚挚的问候。
冬奥旅程到此便告一段落,这一路上的经历是我们完全无法提前预知的,不少情感的流露,是大家自发的。志愿者很少能够出现在光鲜亮丽的镜头前,更多的会是默默无闻的站在黑暗处,需要他们时,他们会第一时间点亮身上的光,用那份热情与温暖,帮助身边每一个人,这大概也就是志愿精神的内涵所在。虽然此次冬奥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们每个人也将回归到自己的生活,将离开这个我们曾经相聚的地方,但属于我们的奥运梦,以及时代所赋予我们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将会永远地传递下去!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