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杂志副主编赵涵漠做客特稿工作坊
5月17日晚,应文化与传播学院邀请,《人物》杂志副主编赵涵漠做客本届特稿工作坊,与同学们分享了《人物》杂志操作特稿的经验。
一身黑色无袖连衣裙,齐肩短发,戴一副框架眼镜,讲台上的赵涵漠看上去小巧瘦弱。谈起特稿,语速极快。
赵涵漠先以《人物》杂志今年4月报道的“南京虐童案”为例,分析了特稿的价值。赵涵漠认为,特稿是一种认识的产物,所提供的不仅是信息,揭示信息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才是特稿的艺术。这个深层次原因指的是特稿的语境,也就是故事发生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跳脱了故事的语境,特稿失去了向纵深发展的吸引力,也就无法形成它的艺术性。
赵涵漠强调说,特稿吸引读者的地方往往来自于故事背后的故事,了解的更全面必然会对事件有更多更深的体会。这种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访。
赵涵漠随后分享了《人物》杂志报道张艺谋和韩寒的操作策略,提出采访要为被采访者建立一个坐标系,实现多信源的外围采访。不同的信源会提供给采访者一个更全面更立体真实的人物形象,同时,外围采访还能帮助采访者纠偏,减少主观偏见带来的信息失实。
“采访要用五官采访,”赵涵漠说,“要调动各种感官,将故事放回到情境之中,用细节展现人物。”对于采访对象,语言只是一种表达方式,和语言相比,行动更能反映内心。不仅是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也都同样重要,最终目的就是用你感知到的各种细节去向读者还原一个最真实的故事。
在交流环节,有同学问到,采访对于记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但难免会有采访对象不愿透露的时候。赵涵漠表示,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同理心比采访信息更重要。同理心应该是记者的一个价值观,基于同理心的采访应该是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和对方以平等的姿态对话。
赵涵漠还讲到,必须承认无论如何具有同理心,都不是当事者本人,报道难以和真相完全贴合,但对于新闻人来说重要的是更接近真实的哪一个层面。特稿的作用不是告诉你简单的黑与白,在黑与白之间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而特稿讲的就是这段路程的故事。
当天的讲座由传播学系教师王冲主持,这是本届特稿工作坊的第二场业界嘉宾讲座,也是赵涵漠继2013年之后第二次做客特稿工作坊。
赵涵漠,《人物》杂志副主编。2009年硕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后加入《中国青年报》工作,迅速成长为备受瞩目的特稿写作者。
她擅长时政、社会公共与文化领域报道,文本优美流畅,兼有时代内涵。2011年,其报道“7·23”甬温线动车事故的作品《永不抵达的列车》,引起社会极大反响,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近年的代表作品有:《地下室里的沈文裕》、《贾樟柯:一个可能伟大的导演》、《柴静的旅行》等。
《人物》杂志1980年创刊,是中国最早创刊的人物时政类杂志,它由新闻出版总署主管、国家级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主办。2012年5月改版以来,成长为国内一流的人物大刊。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