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外国语学院“语言服务冬奥”,上好“冰雪+外语”大思政课
“虽然有点辛苦,但我很自豪,作为翻译专业的学生能有机会参加冬奥会宣传视频翻译工作,我更加热爱祖国了!”作为70名“翻译小雪花”中的一员,2021级英语口译班的李舆悦同学在回顾“语言服务冬奥”经历时这样说道。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不仅是全世界冰雪运动盛会,更是展现国家形象、振奋民族精神、讲好新时代思政故事的绝佳素材源泉。外国语学院紧抓这一契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善用“大思政课”的要求,将专业优势和冬奥盛会巧妙融合,精心打造“冰雪+外语”思政课,取得丰硕成果。
自2021年10月以来,学院设立了北京冬残奥会“语言服务译站”。在学院的号召下,全院20余名教师与70余名学生组建起一支高水平翻译团队,在6个月的时间里为北京冬奥组委官网、2022年冬奥会平台、冬奥村服务团队完成了10万余字的翻译与审校工作,内容涵盖专题报道、新闻翻译、视频字幕翻译等。学院以冬奥会语言知识、翻译技能与实践等为主题,开展了“语言服务译站”系列讲座近10场;召开语言服务冬奥教师分享交流会,分享和总结“冬奥思政进课堂”实例经验,并探索将之融入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有效途径;学生建设了冬奥会语料库,将专业学习和服务冬奥紧密结合,并希望将学习成果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发展建设;翻译专业教师卢青亮、辅导员韩天艺听从学校的委派,奋战在北京冬奥会组织保障一线,承担口笔译工作和服务主管任务;38朵志愿者“小雪花”在校团委和学生处的组织下,工作在冬残奥会志愿服务的不同岗位……每一名外语人都用自己的专业和热情做好“冰雪语者”和中国文化传播使者,获得所服务团队的充分认可和褒奖。
向世界讲述冬奥故事 在奉献中学思践悟
2021年12月,北京日报以《冬奥志愿者语言服务“译站”,翻译时连标点都不放过》为题,报道了首经贸外国语学院的“语言服务译站”。学院对接的冬奥组委官网更是对全体师生的翻译质量与敬业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
此次翻译任务是外语学子将自身专业与国家需要相结合的重要实践。在实践中,学生们提升了为国担当的责任感。“我们的译文往小处说是自己的作品,往大了说代表学校和学院,甚至是北京冬奥组委,关乎中国形象。所以作为一名译者要细心细心再细心,一点也马虎不得。每次翻译时间其实都很紧张,任务一来要立即响应,马上进入一种不吃不喝全神贯注的状态。”2018级外国语学院本科生高维曼在翻译后发出这样的感叹。2021级口译班张昱煊也表示:“初来首经贸时,刘重霄老师曾强调服务首经贸、服务北京的精神,我想这次冬奥翻译任务中每个人的努力就是我们对这种精神的生动诠释。”
也正因为这次冬奥会翻译服务时间紧、任务重,外语学子在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方式下,专业技能实现了质的飞跃。“这次翻译共有16个小组参加,每组成员4-5人,每组各有一名审校老师来对译文质量做最终校订。翻译任务会在工作微信群里下达,为在第一时间收到和完成任务,同学们会密切关注群里任务分配情况,并根据老师要求的交稿时间交给审校老师审稿,最终完成整个翻译任务。每个翻译小组成员都会参与翻译,但会有1-2名主翻译,译文会在主翻译的基础上打磨,有疑问的地方大家会在群里反复讨论,力求做到完美。”2021级口译班王媛在回忆起这段难忘的经历时说道。
以专业研究为国奉献 用思政实践反哺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冬奥会语言服务是专业思政建设和思政育人的一次难得机会,是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真正融合,也是为党育人的重要一环,活动组成了真正的师生共同体。外国语学院教师们在指导学生翻译的同时,也审校了24期“双奥之缘”系列视频的字幕翻译。
在“语言服务冬奥”总结与分享交流会上,张宏峰老师从六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他特别谈到:在语言服务过程中,要做好准备,修好自身,把握好政治方向。带领学生一起翻译时,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同时用行动感召学生。翻译是一个特殊的跨文化沟通的过程,自己的文学专业研究应用到了实践,又反哺了自己的文学研究。白云红老师也感受颇深:“此次翻译任务具有严肃性、时效性等特点,涉及了大量的专业术语、日常口语以及地方方言,翻译难度大,但也给自己带来了非常丰富的学习语料,了解到了新的领域知识,并且通过视频知悉了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基建工作者的辛苦付出,更加为祖国的发展而感到自豪。” 王宏玉老师也提到:“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现了翻译理论的重要性,在工作过程中边学边用,也让自己的教学和研究都有了新的领悟。”
教师将冬奥翻译素材带入课堂,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融入点滴日常。2021级英语笔译班的李晓青谈道:“字幕翻译是对译者双语能力的一次综合考量。在新闻编译的课堂上,李腾龙老师反复强调译者的严谨性,大到一个术语,小到一个标点,都不能忽视。在课堂中,老师也提及字幕翻译的特性,如何对中文进行合理切分,如何整合原文逻辑,如何符合原文字幕顺序都是译者需要考虑的事情。我认为,这次任务不仅是对我专业水平的一次磨炼,更是一次凭己之所长,为祖国贡献力量的绝佳契机。我希望我能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与外语能力,为祖国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国魅力。”2021级口译班的岳小岚也补充道:“感谢学院的支持和老师的指导,本次冬奥语言服务顺利完成,令大家受益匪浅。在语言服务期间,院长刘重霄在《笔译理论与实践》课上教导大家,冬奥翻译要积极求证,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查,不能想当然地翻译,以免出现纰漏,这一点大家深有体会。作为译者,我们秉持严谨认真的态度为冬奥提供语言服务,希望奥林匹克精神以及中国人民的友谊可以传送到世界每个角落。”
冬残奥会虽然已经闭幕,但冬奥思政进课堂的工作刚刚开始。此次语言服务冬奥活动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外国语学院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建设新途径的探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为进一步将语言专业与思政教育、学科建设有机融合树立了良好范式。此后,学院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学校“课程思政十项重点工作”,积极开拓资源、为学院师生搭建更多更好的语言服务平台,聚集全院力量用专业知识描绘助力京津冀建设的蓝图,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走深走实。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