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传播学院邀请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编导吴秀芳来我校举办讲座
11月13日晚,应文化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系邀请,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今日亚洲》节目编导吴秀芳为我院师生做了专题讲座,分享了电视国际新闻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讲座由传播学系主任王冲主持。
讲座伊始,吴秀芳对国际新闻做了简要介绍。吴秀芳以几张新闻照片作为引入,解读其中细节背后复杂的国际关系。之后简单介绍了当前的国际时势和中美关系,作为讲解国际新闻的铺垫。吴秀芳说,国际新闻,是要对内告知国际时事,对外宣告中国的立场,扩大中国的影响,来争取更多朋友。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化,以及近年来外部环境的变化,大众对国际新闻的关注度提高。
吴秀芳指出,电视新闻有其独特的卖点,包括丰富的视听内容,信息管理者的角色和传播原创新闻的能力和高影响力。在内容方面,国际新闻有不断追求深度的趋势。以《今日亚洲》为例,一个新闻事件,需要结合最新消息,勾连相关事实,挖掘出角度,然后做成一个小专题。在视听方面,画面呈现要帮助内容表达,最大程度保持对受众的吸引力。通过出镜报道的画面设计,以及运用虚拟前置等技术,不断提高视听的质量。
“抓住重点,学会取舍,做到主次分明。”谈到电视新闻的写法,吴秀芳说,电视新闻主要包括正文、导语、标题、画面四部分。电视新闻可以按照事件发展的脉络写,也可以按照板块写,文无定法,只要逻辑通顺,能自圆其说即可。
谈到正文的选题构思,吴秀芳说,目前,人工智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简单消息的推送,未来一些简单的消息甚至不需要人来写了。这时,有角度的选题构思显得非常有价值。
结合自己的经验,吴秀芳介绍了四种选题构思的思维方式:横向铺排、纵向对照、从微观到宏观、合并同类项。横向铺排,是把事件涉及到的相关方的关系和利益说清楚。纵向对照,是根据事件的内部逻辑和历史脉络来组织内容。从一个新闻点出发,讲清楚它的动机、效果、收益、影响,或者将它和过去形成对照。从微观到宏观,是从一个局部,一个细节,甚至一个人的故事入手,去化解宏大的主题。合并同类项,是寻找有相似点的新闻事件,把它们打包处理,从而展现事件发展的趋势,形成独家的视角。
谈到电视新闻里的导语,吴秀芳引用了美国学者丹尼斯的话,“导语之所以重要,不仅因为可以传达信息,而且可以为稿件确定情绪和基调。”她说,电视导语一般比较剪短,内容比较提炼,一般要突出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或者渲染气氛,留下悬念等。
吴秀芳说,标题是新闻里最重要的信息,也是新闻稿里最想突出的信息。在拟标题时,可以结合局势,找到切入点;可以通过设置悬念,起疑问式标题,把大家的思路带到叙述的逻辑里来;可以提纲挈领,把新闻要点归纳成数字写到题目里,使内容更有条理。
在讲座的最后,王冲说,做国际新闻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如果没有知识储备作为支撑,单纯掌握技巧意义不大。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不要过度注重技巧,而是要广泛地积累知识。同学们不妨也选准一个领域,一个感兴趣的、或者将来想从事的领域,在这个领域里深耕,不断积累,厚积薄发。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