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思政实践|劳动经济学院:深化“三个一”专业思政建设,培育新时代劳动管理人才
近年来,首经贸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课程思政为抓手,不断健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目前,各学院在专业思政框架下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把育人要求细化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和课程体系、教学规范、师资队伍等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形成了“一院一特色”的建设成果。新闻中心将陆续推出“专业思政实践”系列报道,展示各学院专业思政建设经验与做法,推动专业思政互学互鉴,培育良好育人氛围。
劳动经济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关于课程思政建设制度文件要求,立足学院历史传承,赓续劳动学科红色基因,以“三个一”推动学院在专业思政框架下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丰富和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力求育人举措旗帜鲜明,育人环节润物无声,育人成效落地生根,努力培育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劳动者与劳动管理人才。
一条学科主线,浸润劳动科学红色基因
“劳动”和“劳动思想”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也是学院天赋的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科学在新时代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劳动”是贯穿学院以劳动经济为牵引,以人口、人力、人才为主干,以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和社会工作为侧翼的学科建设体系的主线。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科学”,成为学院推动在专业思政框架下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主线。
一套框架体系,丰润专业思政系统构建
党建引领,搭建机制聚优势。劳动经济学院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形成“党委领导、党政齐抓、支部保障、学系落实”的工作机制。
党委筑牢思想基础,学院调动各方资源,学系组织专业研讨,支部抓好组织动员,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指导督促各学系发挥专业优势,引导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
强基固本,育人理念聚人心。学院明确将构建劳动实践育人体系为目标,通过挖掘学科历史底蕴,鼓励各学系以“劳动”作为学科主线,凸显专业优势,打造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如社会保障“四专”体系、劳动关系“育才”体系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三才”体系等,形成“发挥专业优势,共促劳动发展”的课程思政建设理念。
有的放矢,顶层设计聚合力。学院党委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和鼓励专业特色的基础上,为课程思政明确建设方向。
一是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为教师统一配发《课程思政—从理论到实践》等书籍,夯实理论研究和传授的同时,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连接作用,建设实习基地20余个,4个获批校级优秀实践基地,打造出“五个一”劳动实践课堂,并以大科创、扎根实践项目融入课程设计,鼓励专业老师带领学生将论文写在京华大地上。
二是坚持师生思政教育齐抓。学院坚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开展“二十大精神大家谈”、支部书记讲党课、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青年教师成长导师计划等活动。引领老师从劳动视角深化理论学习,促进红色元素灵活运用,促进自身成长的同时与学生教学相长。
三是金课建设与课程思政共进。学院党委要求教师通过挖掘“劳动”红色元素,打造精品课程。学院目前建设有《社会保障学》《劳动关系》等8门课程思政示范在线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导论》《劳动法律制度》获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人事心理学》获北京市优质本科课件。
专业情怀与红色文化相融。学院注重强化师生“四个自信”,塑造专业精神,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专业归属和时代担当。学院党委联合专业教师和青年学生共同撰写、设计《赓续红色劳动 开拓新时代劳动科学》主题展览,为课程建设提供思路与素材,并鼓励各门课程强化社会调研环节,支持师生亲历劳动者生活工作,进一步坚定师生的理想信念和专业责任感。
一个育人“中心”,温润劳动人才向上生长
学院坚持“立足北京,服务首都”导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以教师成长为先导,坚持将“劳动”教育融入各个专业,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举措,力求育人实效。
各专业依据学生成长规律,积极开展大讨论。人力资源专业通过组建课程思政核心教学团队、举办线上线下课程思政研讨会等;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围绕“新时代劳动精神”开展“双周教研漫谈”,与西城区人力社保局共同举办“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需求侧座谈会”等;社会工作专业邀请专家为全系教师解读课程思政并传授经验,通过开展叙事绘本课程教学改革,组织咖啡漫谈会、读书会,与学生一对一心灵交流等多种形式将思想引领融入教育教学;劳动关系专业每年重点建设一门核心课程,例如《国际劳工运动史》等。
成果与成效
学院发挥学系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的直接组织者作用,定期与系主任和支部书记沟通,上下联动,强化落实。课程建设方面,评选21门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获评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2项、课件1项,2门课程及团队获评校级本科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学院青年教师踊跃参加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斩获大赛一、二、三等奖;教材建设方面,新编和更新如《劳动教育通论》等6部教材;教学研究方面,获批教育部第一批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1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3项,《产教融合、资源共享: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202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课程思政案例建设方面,出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课程思政案例库》,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劳动教育案例入选“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案例”优秀案例集。
经过“三个一”课程思政的建设,人才培养取得实效。近三年,大科创立项60余组,国家级12组,北京市级29组,暑期社会实践百余组,研究生扎根实践工程立项140组;挑战杯获北京市特等奖1组、北京市一等奖3组、北京市二等奖2组、北京市三等奖4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策略与高质量就业——来自13个省份的经验证据》项目组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一等奖。学院在服务首都新发展的过程中将持之以恒,继续发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立德树人贡献力量。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