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2025年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活动暨“初心如磐迎‘七一’研学铸魂强根基”主题党日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做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7月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2025年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活动暨“初心如磐迎'七一' 研学铸魂强根基”主题党日活动。黑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君明,首经贸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毛百战,首经贸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马力,党委副书记、院长周宇宏,党委副书记于滨滨及思政课教师参加了本次研修活动。
李君明代表学校对各位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介绍了黑龙江大学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他指出,黑龙江大学扎根于延安,源于抗大,作为“延河联盟”成员高校之一,具有深厚的红色底蕴。近年来,学校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引领,系统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国际化战略”“数字化战略”“服务龙江战略”四项办学新战略,在学科建设、师资培育、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黑龙江省首批省级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科建设和思政课建设方面成果丰硕,并依托2020年成立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开展了系列研修活动,为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贡献力量。
李君明希望学员们全身心投入研学,通过现场教学、实地参观、走访调研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的重要讲话精神,追溯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的早期传播历程;在互动交流中挖掘思政课教学新素材、探索教学新模式,切实提高教学能力。同时,他期待各兄弟院校加强联动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毛百战在致辞中对黑龙江大学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对黑龙江大学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他介绍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办学历史与发展成就,指出学校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新时代首都发展需求,加快数字经济学科交叉平台建设,助力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立足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定位,推进人才培养数智化转型,产出一批高质量智库成果,为建设教育强国和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贡献“首经贸力量”。学校以北京市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平台,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加大思政课教学改革力度,为新时代思政教育事业注入新活力。
他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此之际举办本次研修意义重大,并对参与研修的教师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全过程;二是服从管理、统一行动,切实维护教师良好形象;三是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实效,从红色资源中汲取精神滋养和奋进力量。毛百战希望两校以此次联学联建为契机,积极探索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携手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徐雪晴代表研修学员发表表态发言。她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能力的提升和视野的拓展,直接关系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历史使命。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特殊时刻,踏上这片书写着无数可歌可泣抗战史诗的黑土地,具有尤为特殊的意义。她号召参训教师珍惜此次学习机会,深度参与研修活动,深刻领悟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将所见所闻内化为深刻认知与教学灵感,转化为思政课堂上最生动、最鲜活的教学素材,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创新的教学方法,为培养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黑龙江大学)执行主任侯宪利进行研修导学并宣读研修纪律。他指出,本次研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大家深切体会黑龙江省振兴发展的蓬勃态势,深切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黑龙江的生动实践。
开班仪式结束后进行了理论教学研修。文记东、侯宪利分别作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龙江使命担当及作为》的主题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讲。此次研修正是对这一精神的践行与贯彻,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大家深刻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龙江的生动实践,为未来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和良好的实践积累。
本期研修由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黑龙江大学)承办,以“传承红色精神 坚定文化自信”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研学活动,旨在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