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研教研学 互助共长 |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法”工作坊2025年春季学期第十四期“教与研”沙龙暨集体备课会圆满举办

6月18日,“思·法”工作坊在博远楼512学院工会之家举办第十四期沙龙活动暨集体备课会。本次活动以“‘行'思致远: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的多元探索”为主题,由郝然老师担任主讲人,工作坊教师参与案例分享和经验交流,深入探讨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路径与方法。

郝然围绕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的创新路径展开深入分析。她谈到,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辨能力。思政课要结合时代热点和学生需求,设计更具吸引力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综合素质。

随后,郝然分享了本学期的学生实践作品。学生们围绕“V调查·聚焦新时代”“V访谈·聚焦首经贸”“V思考·聚焦思法课”三大主题,创作出了一批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短视频作品。他们用镜头讲述新时代故事:有的聚焦“Z世代”的算法困境,用数据可视化呈现信息茧房;有的记录非遗传承人的坚守,展现文化自信的当代诠释;还有的通过校园微纪录,捕捉教育变革的生动瞬间。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思考与活力,也为学院实践教学案例库建设提供了丰富素材。

在集体研讨环节,与会教师积极发言,就如何将实践教学成果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实践教学应注重与理论教学的衔接,通过课堂分享、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等形式,将学生的实践成果转化为生动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针对下学期拟将短视频升级为“微剧场”模式的设想,教师们纷纷建言献策,提出穿插三大主题、增加情景模拟等建议,并就教学组织、过程指导、成果评价等关键环节达成共识。现场讨论气氛热烈,思想的碰撞中,一个“有情、有境、有思”的实践教学新图景逐渐清晰。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本次沙龙活动通过深入交流和充分研讨,为下学期实践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来“思·法”工作坊将继续以创新为笔,以实践为墨,紧扣三个维度——思想有高度、内容有温度、形式有新度,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的思政“金课”,书写新时代思政育人的精彩篇章。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