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举行2015年度学习实践表彰大会
12月16日下午,法学院在慎思楼模拟法庭举行2015年度学习实践表彰大会。法学院全体教师、受表彰学生、各班学生代表参加了大会。法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代表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干部处处长韩晓荣、北京市丰台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张毅林受邀参加了大会。
大会首先以视频回顾的方式向全体与会者展示了法学院2015年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随后,教务处副处长范延英为大会致辞,肯定了法学院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各项改革举措和法学院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取得的成绩。韩晓荣、张毅林结合法学院同学在实习单位的表现对法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
嘉宾致辞结束后,法学院副院长米新丽、党委副书记张益铭汇报了学院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随后,大会对在2015年大学生科研创新、暑期实习、学术新星论文大赛、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有突出表现的个人和团队进行了表彰,对优秀成果进行了表彰。颁奖环节结束后,5名获奖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向大会汇报了自己和所在团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汇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专业实习篇
法学院开展集中专业实习已经多年,实习单位覆盖北京市城区全体基层人民法院,第一、二、三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部分区检察院,丰台区司法局,北京市工商局朝阳分局等,还与多家知名律师事务所建立了实习合作关系。今年暑期,法学院共组织100余名本科生分赴14个实习单位进行集中、规模实习,参与实习的同学涵盖2013级全体本科生和2014级本科卓越班全体同学,部分法律硕士专业的研究生也按计划参与了实习。
学科竞赛篇
今年,法学院共组建了6支专业竞赛队与兄弟高校一较高下。其中,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队获得中国赛区二等奖,第七届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队获得北京市二等奖,第九届高校间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队获得二等奖。此外,法学院专业竞赛队在第四届中国WTO模拟法庭对抗赛和“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比赛中也有不俗表现。
社会实践篇
2015年,法学院共派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8支,分赴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调研,参加学生达到100余人,其中一项成果获得北京市二等奖。“北京市法律从业校友走访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暑期中分别赴北京市各大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走访了校友50余名,听校友讲校史,讲自身发展的故事,激发了法学院学子的爱校之情。学生干部们还将校友们请到了法学院的第二课堂,从他们身上学习法律实践本领。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暑期社会实践团”组织同学们听家里的老人讲抗战历史,并且走访了卢沟桥七七事变遗址等地方,激发了同学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创造未来的爱国之情;“青岛海水环境污染责任研究调研团”赴青岛开展海水污染调研,走访了污染渤海湾的一些工厂,认识到导致海水污染责任主体法律意识的匮乏,研究了法律执行的成本,完成万余字研究报告;“高校微信平台调研团”身处北京,通过对多所知名院校的微信平台调研,分析出微信平台的运营模式。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通过所学的法律知识,对于微信平台运营中的责、权、利进行研究,写出了微信平台运营章程,新的学期进行试行。法学院的其他调研团队也纷纷在暑期认真将所学运用于实践,增长了实践经验和社会认知。
学习优秀篇
参与本年度校长奖学金评比的余晓睿同学介绍了其学习经验和未来的发展目标。她从自己十六年的班长经历、三年的学生会干部工作到连续三年学习成绩年级第一的经历娓娓道来,讲述了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和脚踏实地、全力以赴这一信仰的影响力。
最后,法学院副院长张世君代表学院进行了总结发言,表达了对于实践基地的感谢,对获奖同学们的祝贺,同时也提出了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
获奖代表和部分参会教师、嘉宾合影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