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聚首 统数经纬续华章 |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校友值年返校活动
10月19日,时值世界统计日前夕,这场以“回家”为名的校友值年返校活动如期而至,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的历届校友跨越山海、奔赴而来,在熟悉的林荫道与教学楼间,重拾青春记忆,共叙美好未来,为母校即将到来的七十华诞提前奏响温情序曲。
清晨,博远楼外学院签到处已洋溢着热闹氛围,细碎的笑语与快门声交织,让深秋的校园满是暖意。栋梁柱静静矗立,见证着一张张熟悉的笑脸,大家或驻足交谈,或合影留念,用镜头定格“归来仍少年”的鲜活瞬间……不同年级的统计人在此交汇,笔尖落下的不仅是姓名,更是对母校的深切眷恋。

上午,学院在慎思楼424室开展“统言统语·共话未来”校友座谈会,副院长张玉春,教师代表吴启富、陶桂平,辅导员陈思与各届校友代表参加座谈会。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海沐主持会议。
会上,张玉春首先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布局、专业优化与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成果。他讲到,建院六十余年以来,学院坚持“立足北京、服务首都、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基本办学宗旨,为国家培养了5000余名不同层次的高质量人才,形成了独特的学术风格和较高的学术声誉,荣获了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和奖励。从专业建设到校企共建的实习实践基地,每一项进展都让校友们倍感振奋。
接着,吴启富则结合教学经历,分享了统计学科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机遇,朴实的话语引发全场共鸣。他表示,统计是数据的“解码器”,希望年轻一代能守住专业初心,在数字浪潮中找准方向。
在交流环节中,校友们打开了“话匣子”。1992级硕士研究生校友回忆起当年在艰苦环境中做数据分析的日子,感慨如今学院的飞跃;2013级校友结合职场经验,建议在课堂上增加案例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更快适应行业需求。从个人成长到行业展望,从课堂上的思想碰撞到校园的烟火美食,一个个鲜活的记忆片段引发全场深深共鸣,每一段凝结着岁月积淀的真知灼见,都承载着校友对母校的赤子之情。
当天恰逢世界统计日前夕,学院特设“时光寄语·献礼母校”——校70周年生日祝福寄语环节,校友们纷纷提笔,在贺卡上写下对母校70华诞的祝福——“愿母校桃李满天下,再谱新篇”“祝学院把握大数据时代机遇,培育更多统计英才,为首都建设与国家现代化贡献统计智慧与力量”……这些凝聚着统计人共同心愿的祝福,将见证学院与母校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陈海沐在主持中表示,座谈会既是“忆往昔”的温情聚会,更是“谋未来”的务实交流。无论是增加案例教学、加强校企合作,还是搭建校友薪火相传的沟通平台,这些建议都将成为学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科研服务能力的重要参考。她期待未来能与各位校友保持更紧密的联系,将这份“校友情”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发挥学院“朋友圈”的溢出效应。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校友们还开展了“我爱母校”返校捐赠、“校友打卡”、校史馆参观等活动。大家仿佛穿越时光,再次感受母校的成长与荣光。
值得一提的是,学院为无法到场的海外校友预留了“参与通道”,将持续开展6场“同根同源,共赴山海”海外校友研途分享,助力海外深造生涯支持体系建设,共叙校友情谊。
此次返校日,不仅是一场久别重逢的聚会,更是一次情感的联结、一次力量的凝聚。未来,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将继续搭建校友与母校沟通的桥梁,期待更多校友常回家看看,与学院、与母校携手并肩,在学科专业领域共谱新篇!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