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相聚云端 “疫”起努力|各学院积极推进研究生网络教学

按照学校总体部署,我校各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整体遵循“延期不延教,科研不止步”的工作思路,采取多样化、个性化等方式安排学习方式和内容,学校师生“疫”起努力,确保疫情期间,高质量完成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工作。

工商管理学院:教师精心备课授课方式多元化 学生严格要求线上学习更自主

工商管理学院网络教学组织工作开展采用多元化授课方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利用微信、多种网络直播平台、慕课等新媒体工具及授课形式,实现与学生精准对接、即时沟通,达到良好互动的效果。目前开设硕士课程17门,涉及15名教师,其中10门课采用微信群授课方式,6门课进行网络直播或网络直播与微信群授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开设博士课程8门, 涉及7名教师。

论文在线指导无距离 师生合作为战“疫”建言献策

学生在任课教师及导师的积极指导下,通过网络平台,保质保量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张曼玉、毕文莉与导师进行微信视频会议,汇报学位论文进展。在导师认真耐心指导下,两位研究生明确了论文下一步修改和完善的方向,也对高质量完成论文充满了信心。

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王凯副教授指导学生完成“助力北京市中小微企业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研究报告,并向相关部门提交。企业管理系孙喜副教授撰写“动员各界力量 把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抓好社区、企业两类网格、做好返程复工阶段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以重大疫病临床医学研究为突破口,启动我国任务导向型研究战略布局”研究,并提交给九三学社、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和学校科研处,学生也参与其中。

劳动经济学院:延期不延教 三关一岗四确保

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劳动经济学院建立了“疫情期间‘三关一岗’”领导体系,制定了“四个确保”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教师们全面了解和深入掌握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技巧。学院本学期研究生(含博士和硕士)正常应该开课48门,按照学校的工作要求,35门理论和方法课采用了网络授课平台。

因地制宜调时差 动态追踪可预判

针对外籍学生,学院根据时差调整了授课时间;针对少数需要课堂授课的课程,我们的老师们也做好了充分的安排,确保所有的课程均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学院还密切追踪网课开设情况,帮助老师们熟悉和适应直播平台。统计发现,学院全部23门网课顺利开课,学生全勤,且有6门课实现了学生的补选、增选,甚至有的学生不要学分,“积极蹭听”。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诸如:研究生入学复试、毕业生论文答辩等)进行预判,并积极制定网络面试、网络答辩等工作预案,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管理工程学院:早部署,早行动,“延迟开学不停学”

管理工程学院研究生教学工作小组结合学院同时涵盖博士、学硕、专硕各层次课程的特点,学院领导小组根据课程性质、教师意愿、课程具备的网络教学实施条件等综合因素,制定院级研究生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共计划开课46门,其中开展网络教学的课程有37门。任课教师根据学科特色和课程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网络教学方式和授课工具平台进行指导,确保实时互动,并在线上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

导师开启“云指导” 学子在家不停研

学院导师在对学生学术指导和心理疏导等方面积极发挥第一责任人作用。有的通过建群辅导撰写论文、组织学生定期汇报科研学习进展,实现在线沟通指导;有的通过单独微信私聊指导毕业论文。学院还组织导师采用了网络预审论文和预答辩机制,严格控制学术论文质量。学院成立毕业微信群同时在网站公布相关工作人员邮箱,对同学的疑问及时释疑解答,为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毕业审核及后续学位申请等环节提供全方位多途径管理与服务。

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课程90%采取网络教学 为后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基础

本学期,外国语学院开设研究生课程20门,18门(90%)采取网络教学,面向全校307名研究生和本院49名研究生。外国语学院主要采取超星泛雅学习平台,腾讯会议+慕课,微信群、QQ群等三种教学模式进行实时在线指导,采取邮件的方式进行后续个性化辅导。针对学院拥有26名外教、部分外教仍滞留国外、教学模式难以统一的具体状况,学院组建助教团队,通过微信对外教进行一对一的在线辅导,帮助他们熟悉平台操作,建立网络班级。通过此次网络教学准备工作,我校的大学英语、研究生公共英语基本上完成了统一的网课建设,为后续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下了基础。

在紧张准备教学的同时,针对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论文指导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学院要求导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但不能放松对论文质量的要求,监督学生论文写作过程,部分论文实施线上预答辩,严格把关论文整体质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构建四个“同向同行”工作体系 确保研究生网络教学质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构建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主体等四个“同向同行”工作体系,积极开展网络教学,确保研究生教学质量。本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全校研究生课程22门,共有15位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涵盖14个学院,共计656人。根据课程实际,选择网络教学的课程20门,占比90.9%,涵盖全校研究生334人,涉及任课教师14人。

把抗“疫”的生动实践转化为生动课堂

学院授课教师不仅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回应学生关切,而且从思想上引领和激励他们投身抗击疫情的工作中。截止到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52名研究生中,10余名同学积极投身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王君妍同学还积极将抗“疫”志愿经历与自身专业结合,进行了深入思考,在导师杨春风老师指导下撰写了《从志愿活动感受科研》一文。截止到目前,除了毕业生在有序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同时,其他年级研究生也积极撰写与疫情相关的文章,5名研究生已经撰写完成,其中1名研究生已投稿《人民日报》理论版。

国际经济管理学院:积极开展网络授课,网上授课率100%

本学期学院共开设了研究生课程6门,所有课程均开展网络教学,网课率100%。由于学院课程英文授课,但是考虑到网络授课教师不能如面授一般可直接了解学生对一门新的课程英文授课的接受程度,大部分教师为解决此问题会采用一些特别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例如录制中文讲解、辅以一些中文材料等。同时,为了增强网络授课的互动感,教师还充分利用部分APP中的“弹幕”功能,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多措并举,适时调整指导学生学习、科研方法

因为担心网络不稳定,有的老师采用录播的方式,给PPT每页配好合适长度的录音,同学可下载后直接观看;导师在疫情爆发前期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嘱咐好同学一定要积极做好防护,同时还实时解答学生在学术、科研方面遇到的问题;导师为应届毕业研究生可以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通过微信文字、微信视频等多种方式予以指导。

汇聚云课堂,师生共成长

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王珊珊老师:

“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学期的《跨国公司管理》通过线上视频进行授课,但学生学习热情不减,积极通过微信加强沟通,预习讨论、分享课件、整理问题、答疑解惑。

工商管理学院2019级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郭泽中:

“网上学习有别于实体课堂,没有课堂“硬边界”的约束,更需要自己超强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但是,学习的意义正是在无数的干扰下学会选择和坚持,并因此不断提高自己。”

劳动经济学院魏华颖老师:

“作为老师,传道受业解惑是最基本的要求。在‘疫情’期间,老师们更要充分体现出崇高的责任与担当。关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把科研做好;积极投身党的教育事业,把学生培养好。”

劳动经济学院2019级人才学专业研究生苗钟元:

“老师们平时的认真敬业就已经令人收获满满,他们在‘疫情’期间的主动联系、悉心指导和热情开课则更加令人感动。”

管理工程学院刘经纬老师:

能够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为社会为同学们做出点贡献心里特别开心。希望同学们多提问题和需求,管理工程学院的老师们一定尽全力为同学们做好教学服务。

管理工程学院2019级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于郝欣:

网课如期,师生彼此距离虽远,但学习热情不灭。以自律自省的面貌开启新学期,坚持文献阅读、独立思考。知也无涯,以求厚积薄发。

外国语学院李双燕老师:

“怀着憧憬与期待,我们开学啦!课堂中不仅有知识,更要有温度”。在她的课堂上,李老师组织同学们与家人一起折起千纸鹤,愿山河无恙,苍生平安。

外国语学院2019级笔译专业研究生戈梦依:

“虽然无法返校,但网上学习同样使我收获很多,无论是听课、课堂互动还是课后答疑都与平时相差无几,只要有心,哪里都是课堂。愿疫情早些结束,我们早日重返校园。”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生王亚娟:

“春节期间,由于疫情的爆发,我们只能‘宅’在家度过这个漫长的暑假,为了不耽误我们的学习,学校组织开展了网课教学活动。利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大家在线上畅所欲言,与老师进行实时对话、讨论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互动效果。同时也让我更加深切体会到了科技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便利。”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李雁翎:

“导师一直关心我们的论文进度,与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计划台账。放假之前,按照导师的意见完成了一稿的修改;寒假期间,导师在每天应对大量行政工作的同时,也关心着我们个人的安全和论文的进度。假期里,多次接到导师的电话,询问我们在家的生活学习情况,并第一时间将学校的要求通知我们;通过邮件为我们答疑解惑,指导我们的论文修改,每一个修改处都有导师详细的批注。”

国际经济管理学院李晓宇老师:

“我是用雨课堂和ZOOM一起,上课设置了一些小问题,通过弹幕讨论,感觉效果还不错。正常讲课时关闭弹幕,讨论的时候打开,大家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虽然这种上课方式比较特殊,但是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国际经济管理学院2019级数量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尉亚妮:

“停课不停学,网课学真知。新形式,需适应,研究生,不掉队。聚精会神眼睛疼,眼保健操做起来。”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