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金融学院组织召开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专家评估会

为迎接金融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4月25日晚,金融学院线上召开金融硕士学位点建设专家评审会。评估专家由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史建平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吴卫星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刘莉亚教授、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范小云教授、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院长潘敏教授、南京大学管工学院院长俞红海教授、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蒋海教授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助理李志生教授8位专家组成。会议由金融学院院长尹志超教授主持。

全体线上参会人员

校研究生院院长周明生教授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各位专家的指导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本着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思路,认真做好金融硕士人才培养体系的改进和完善工作,希望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金融学院院长助理余颖丰副教授围绕金融专业硕士学位点在建设目标和特色定位,从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等六方面对金融学院学位点建设情况向专家组做了详细汇报,强调了金融学院“立足北京、服务首都、辐射全国”的定位以及培养“厚基础、懂技术、重实务、能学术”的复合型金融人才目标。余颖丰还向与会专家展示了利用全新虚幻引擎5.0(Unreal Engine)构建的3D仿真场景,汇报了金融学院目前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尝试和突破,体现了量化金融专业“金融为骨、科技为翼”的特色。 

余颖丰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进行展示

在讨论环节,专家们在对金融学院生源背景、办学特色、学生就业质量、师资建设以及课程思政建设给予高度认可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升的宝贵建议和意见。史建平就普通金融专业和量化金融方向如何进行划分、文科生如何适应偏理工科的课程等提出了建议。吴卫星指出,传统财经类院校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相比综合类院校学生要略有欠缺,金融专业学生要做到既掌握金融知识,又具备科技实力,力补短板。刘莉亚结合上海财经大学经验,提出要兼顾特色和普遍性专业的培养,学生要平衡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除了课程训练,还要多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积极利用校外资源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范小云提出有必要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金融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教学过程中要从应用的角度切入,要加强与业界的结合。俞红海在发言中谈到,可以充分利用首都高校的优势,请产学研基地与其他合作单位入校开课,由机构专家给学生课程进行打分。潘敏就双导师制度的落地提出建议,建议加深与校外导师的紧密联系,更有效发挥“双导师制”协同育人的作用。蒋海从毕业设计形式的角度提出看法,提出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加强对案例研究、产品设计、调研报告等毕业设计形式的探索。李志生认为,在当前普遍存在“大规模”“短学制”“低收费”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还需要在优化校内外教师资源、提高教师教学投入、提升课程开发动力等问题上下功夫。

尹志超对与会专家提出的问题、建议表示肯定和感谢。他表示,金融学院会认真汇总整理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秉承“因材施教、提前半步走”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提升我校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院相关领导以及金融学院相关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