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走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9月17日,“‘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信仰行——先进人物面对面”北京市“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走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马力、北京市社科院百姓宣讲处副处长任超以及全校师生300余人参加宣讲活动。

六位宣讲员以饱满的热情向现场师生讲述抗战时期的动人故事,他们通过鲜活的历史片段和真实的人物经历,将宏大历史叙事转化为可感可触的身边故事,引起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深刻诠释了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

 

房山区委党校教师刘金玲聚焦马安村的两面珍贵锦旗,生动讲述了这个“抗日模范村”倾尽全力支援抗战、保卫家园的感人事迹。她欣喜地描绘今日马安:昔日的战场已蝶变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旅带动乡村振兴,英雄的土地正焕发出蓬勃的新生。

70岁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社会教育部教育助理林汉京志愿讲解14年,在抗战馆深情讲述吉鸿昌的英雄故事。吉鸿昌是一位具有浓厚家国情怀和民族气节的爱国将领。他作战勇敢、坚贞不屈,就义前写下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就义诗,彰显了革命先辈的爱国气节与抗战精神。

 

哈尔滨人吴怡萱作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志愿讲解员,讲述日军侵华时期以中国人为“材料”进行活体实验、实施细菌战的滔天罪行。她呼吁青年一代要勿忘国耻,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挺膺担当。

首钢退休干部李镭生动讲述石景山区模式口与二十九军大刀队的渊源。当地赵家大白墙铁匠铺为大刀队的“无极刀”夹钢淬火开刃,乡亲们齐上阵磨刀,为大刀队提供武器支援。模式口人民磨刀支援抗战是抗战中军民同心,抵御外侮的生动写照。

 

北京印刷学院学生杨舒惠讲述抗战时《晋察冀日报》的木质印刷机故事。报社为适应转移,将印刷机逐步改造成30多公斤的枣木机,战士们背着它转战,从未停印。这台机器是抗战宣传的武器,见证了共产党人的不屈精神,激励后人传承奋斗。

伴着歌声,房山区音乐教师邢秀花讲述了退休后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革命歌曲纪念馆做志愿讲解员的质朴初心和期间遇到的动人故事。她用歌声和生动的讲解为参观者讲述歌曲背后的抗战故事和中国人民的不屈精神,激励各界观众传承红色歌曲、赓续抗战精神。

宣讲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代表和六位宣讲员面对面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研究生代表们积极与宣讲员互动,围绕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宣讲员们结合自己的宣讲内容和亲身经历,分享了抗战时期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伟大精神,鼓励研究生们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研究生代表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面对面的交流,他们对抗战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们将把从宣讲员那里学到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各自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面对面交流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抗战精神的理解,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与宣讲员直接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激发了他们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决心和行动力。

观众感言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活动中,六位宣讲人,包括退休音乐教师、在校大学生、党委干部和退伍老兵等,激情讲述英烈们的光荣事迹。先烈们以大无畏精神投身革命,用短暂而壮丽的一生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光荣地载入了中国伟大的历史史册。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在精神上向他们看齐,不断奋斗,努力提高,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王颖慧

参加北京市“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专场报告,6位不同行业宣讲员以质朴语言、真挚情感,分享抗战先烈浴血坚守与百姓同仇敌忾支援前线的故事,将壮阔历史化为鲜活个体经历,引发听众强烈共鸣。活动既是历史回顾,更是精神洗礼。让人深感抗战精神非遥远符号,而是融入民族血脉的基因。和平年代虽无战火,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与“百折不挠”的信念仍需传承,未来当化为行动,为民族复兴拼搏。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李姚姚

聆听宣讲团讲述的抗战故事,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段历史是永远无法抹去的,是永远值得感怀的。烽火早已熄灭,可抗战精神并未尘封,反而化作一股深沉的力量,在时代浪潮中激荡。从芯片领域的奋力突围,到人工智能的加速崛起,再到新能源赛道的领先奔跑,无数普通人沿着先辈的足迹奋勇向前。他们以各自的坚守与拼搏,将炽热的家国情怀书写成独属于中国的浪漫篇章。这让我明白,伟大抗战精神从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无数人用热血铸就的信念。如今虽无战火,但这份“不畏强暴、敢于胜利”的精神仍需传承。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分子,我们更应铭记历史,用实际行动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努力守护先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张珂儿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