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师德文化月 | 交流互鉴促提升 笃行致远强师能——劳动经济学院开展系所工作经验分享

为深化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促进各系所之间的交流,提升业务水平,劳动经济学院近期组织各系所交流分享。各系所负责人分别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方面总结了工作经验与成果,深入剖析了当前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发言聚焦“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促进科研能力提升”“加强校地合作”等问题,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展望。

人口经济研究所:童玉芬

回顾了人口所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现状与问题,并做了未来展望。人口所是首经贸的学科高地,学术地位国内一流,有辉煌的历史。人口所目前课题多、级别高,但存在顶级论文成果待突破、国际学术交流不足、研究生生源不足等问题。未来计划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口科学体系建设,发表系列文章,团结奋进以保持发展势头。

劳动经济系:李晓曼

聚焦党建、人才培养、科研与社会服务。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做好“强国行”专项行动的中期成果总结。人才培养方面,围绕科研和实践双向赋能,介绍劳动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大一通识读书、大二专业论文领读、大三论文工作坊),未来将与人口所合作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还将拓展校企合作和实习渠道,培育挑战杯项目。科研上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开展双周论坛、举办学术会议,依托团队攻坚。教学上突破瓶颈,打造数字化育人范式,推进教材建设。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张立龙

介绍了下学期工作计划,包括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党建工作。专业建设重点推进教材出版、微专业及劳动实践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将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针对本科生,大一做实本科生导师制;大二组织学术活动培养学术思维;大三开展就业能力提升工作坊;大四跟踪毕业生就业状况;针对硕士研究生,一方面创新招生宣传方式以提升生源质量,另一方面对研究生论文质量进行全过程管控。科学研究方面,优化双周教研漫谈活动,强化有组织科研,培育高质量学术成果;组织召开社会保障与养老服务论坛(北京养老服务蓝皮书发布会)等活动。党建工作方面,完成“北京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验收;加强与相关街道、部门的校地联动,深化支部共建与调研活动。

人力资源管理系:毛宇飞

以“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化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一体化”为题汇报下半年工作。将以“交叉融合、实践导向、创新驱动”为发展原则,围绕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强化科研与学术交流、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三方面开展工作。教学上完成授课、毕业论文指导及导师分配,推动“科研携领、竞赛孵化、生涯引导”一体化指导模式;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竞赛,推动“三型一化”(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数字化)人才培养落地;推进教材建设和课程数智化转型。推进有组织科研,支持教师围绕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等前沿议题开展创新研究,力争产出批示采纳、高水平论文与智库成果。社会服务方面,构建“校友—企业—学院”三方联动机制,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筹备学院70周年院庆。

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发展系:陈书洁

围绕建设“人才培养贯通、教研一体延伸、科教紧密融汇”特色人才人力知识体系的发展目标,介绍教学获奖、课题论文、批示采纳、对外交流成果。人才培养上,以“贯通式”理念,依托应用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打通政企学资源助力就业或深造;学科建设上,以“一体化”推动硕博贯通、本硕博贯通,研究聚焦创新人才研究、人力资源开发、人才高地建设三个领域。重点工作上,扩大招生规模、扩充师资、教材编写、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持续与组织部、人才局合作,推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市人力社保局研究与学生实习,人才蓝皮书9家单位以及劳经、人力系等合作出版;修订《新编人才学大辞典》。

社会工作系:王轶

总结上半年工作并介绍了下半年工作计划。汇报了上半年在发表论文、获批课题及专著、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成果。下半年将成立专班、推进博士点申报;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在读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大赛,产出更大教学成果;拓展研究生校外实习基地,建立校外导师队伍,推动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提升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和就业率。科研方面,持续推进《新就业群体社会工作》教材出版;以申博为契机,推动社工系老师产出更多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基于全国基层社会治理数据库,全系老师进一步聚焦研究方向,突出我校数字基层治理特色。社会服务方面,持续推进与丰台区委社会工作部、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建立联系,加强课题合作,推动学生实习基地建设,联合建设研究中心,推动产学研结合。

劳动关系系:詹婧

围绕专业发展、学生培养、人才引进、教学科研、科学研究等方面介绍了劳动关系系工作。一是与统计学院合作双学位复合人才培养项目,探索专业转型。二是人才引进,计划补充退休教师缺口,挖掘与劳动关系交叉的年轻学者。三是学生培养,面临升学率低、专业转出率高、研究生招生宣传不足等问题,计划加强毕业生的出口指导、开展低年级专业宣讲活动,拓展招生宣传,鼓励教师晋升博导、硕导。四是教学教研,推进教材编写和培养方案落地。五是科研,计划继续开展双周论坛工作,联合校内外中青年学者开展系列研讨,同时与学院其他系所合作,开展定期科研交流活动。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