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两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握精神实质,切实把两会精神转化为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推动学科建设和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3月19日上午,经济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召开党委扩大会进一步探讨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经济学院党委委员、理论中心组成员、教师党支部书记参加专题学习。
赵家章首先带领大家学习了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文章指出党的二十大深刻总结全面从严治党十年磨一剑的历史性成就,进一步要求全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必须把促进全党牢记“三个务必”、践行党的宗旨作为根本指向,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高度统一起来,从而锻造更为坚强的领导力量,凝聚更为广泛的奋斗力量。要不断探索完善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举措,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
随后,赵家章又带领大家再次学习了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对2023年工作进行回顾,明确了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对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作出部署。
赵家章表示,过去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一系列政策举措释放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鲜明信号。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核心特征之一就是制度型开放。如何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全面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当今面临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我们要积极行动,坚定“四个自信”,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杜雯翠表示,《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这一成绩来之不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付出艰辛努力的成果。作为一名经济学教学与研究者,我们有责任尽己所能围绕国家发展开展学术研究,提升教学水平,为国家和首都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高层次经管人才。
姜蓓蓓表示,2024年十大任务的第二项任务就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这体现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紧扣教育强国核心课题,时刻将立德树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激发全院师生活力,面向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培养,做好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力争以一流学工促进学校和学院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振兴培养出更多经管人才。
陆明涛表示,认真学习完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我深切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理解和未来经济增长动力的把握提纲挈领高屋建瓴,也感受到了新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形势对我们经济学研究人员提出的新课题。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如何进一步开发新质生产力、创造新质生产力,需要我们广大经济学专业研究人员深入调研、仔细研究,从理论上和实践中深入思考以人力资本和人工智能等为驱动的创新模式,运用经济学理论帮助企业和政府解决一些理论和现实的重大问题。
王佃凯表示,2024年全国两会是在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总揽全局、站位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作为支部书记,未来要团结带领全系教师,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学校的生命线,坚持和强化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建引领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落实到办学治校各个方面。
贺小丹表示,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后,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及未来目标有了全面的认识。2023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土壤和固体废物污染治理上取得显著进展,“三北”工程全面启动,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实现历史性突破。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报告提出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总体目标,也明确了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措施,彰显了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也为我们在相关科研领域的进一步深入探讨指明了方向。
汪洋表示,再次全面学习两会精神后,我对政府工作报告又有了更多新的理解。报告不仅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安排在前列位置,还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特别提到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这也为未来学院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给出了新的指引。身为高校教师,除了科研外,更要重视立德树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沈少博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同时提升思政教育实效,优化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报告中提到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等举措,为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将继续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