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首经贸志愿者服务亚投行第十届理事会年会
6月24日至2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十届理事会年会于北京召开。本届年会主题为“互联助力发展,合作共创繁荣”,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余名嘉宾参会。我校共选派47位志愿者在“登记注册”“机场接待及交通服务”岗位进行服务保障,彰显青年担当,用“经贸红”擦亮“志愿蓝”,以实际行动唱响“‘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的志愿旋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自接到志愿服务任务以来,第一时间根据活动需求制定招募方案,严格把关志愿者综合素质和英文水平,面试过程中通过自我介绍、优势分析、英文问答等形式全面考察志愿者综合素质;针对本次年会的具体需求,根据学生专业一对一匹配,将拥有经管类背景的学生匹配至对应服务岗位;优先录用参与过大型服务保障活动的志愿者和院校学生骨干,为年会开展提供扎实基础。
校团委高度重视本次年会的志愿服务与保障工作,团委书记胡文作动员讲话,勉励志愿者以青年的姿态和朝气构建亮眼首都名片。
志愿服务正式开始前,全体志愿者参加统一培训及岗位实地踏勘。内容涵盖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礼仪知识与应急处置培训等,帮助志愿者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熟悉工作环境,做好充分的工作准备。
6月19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亚投行志愿服务临时党支部正式成立。党支部明确了工作职责与计划,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进行了学习。支部通过凝聚党员志愿者力量,提升志愿服务中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经过充分商议,共同确定了党支部的具体工作职责,并将其细分为“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志愿服务能力提升”三方面。
服务保障期间,党小组及时组织总结会,结合党建工作“五个一”,引导志愿者反思服务过程,将建议进行实际转化,将优秀建议转化为下阶段培训内容或服务流程改进措施,形成“实践—反思—提升”的闭环。
传承“经贸红” 讲好“一个故事”
志愿者团队致力于将服务中的温暖融入细节,要求志愿者在服务中始终秉持“以真诚为桥梁”的理念,搭配肢体语言的沟通方式传递友好与耐心。“故事”源于感动,服务过程中涌现一系列真实典型案例作为主题党团日活动的生动素材,让志愿者们讲述服务中的暖心瞬间与跨文化理解感悟,彰显中国青年的热情温暖、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强化价值认同。
擦亮志愿蓝 共筑“一个目标”
志愿者团队针对语言沟通问题靶向赋能,组织志愿者强化英语常用问候语、专业术语及关键信息(如交通、住宿、日程)表达的系统学习与模拟演练,进行情景化培训;鼓励并培训志愿者利用翻译软件作为辅助工具,重点提升面对面沟通的主动性与应变能力。将“熟练使用翻译工具辅助跨文化沟通”纳入志愿服务技能清单。
对于登记注册岗而言,“效率”是关键。志愿者凝心聚力,共同提升全流程的服务效率,保障参会嘉宾的满意度。针对参会人员引导不足、柜台内礼品不足等问题,志愿者团队利用返程时间在大巴车上集中讨论,优化服务流程和方案,加强两个柜台之间的协调机制,减少等待时间,确保信息互通,避免参会人员重复排队。
机场接待及交通服务岗作为嘉宾抵达后的“第一处守护”,志愿者用专业沟通与温暖指引耕耘在“第一个100米”。“出口接机”“途中引导”“大巴车接驳”点位志愿者默契配合协调,保障嘉宾顺利乘坐前往酒店的大巴车。志愿者们用热情亲切的攀谈让来自不同国度的参会嘉宾感受到宾至如归,让初次相遇如久别重逢般温暖。
守护同心圆 共绘“一片天地”
在志愿服务保障期间,志愿者团队充分发挥个人优势,精心布置打造“志愿者之家”风采展示区域,用图片与文字定格下“小我”与“大国”紧密相连的时刻。
同心筑梦,经天纬地共绘发展蓝图。经贸人用“同一颗心”的温度践行服务承诺,用整齐的行动书写下对世界舞台的热情与赤诚。未来,学校将持续发挥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带领广大青年志愿者汲取榜样力量,绘就青春担当。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