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马海涛教授来我校做“‘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走向——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学术讲座

12月15日晚,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马海涛教授来我校做“‘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走向——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学术讲座。讲座由财政税务学院院长李红霞教授主持,科研处处长姚东旭教授、财政税务学院部分教师和在校学生共15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中,马海涛围绕着“十三五”时期财政改革回顾、“十四五”开局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研判以及“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的走向三个方面进行讲述、研判和分析。

马海涛系统地讲述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的财政改革历程。他强调,我国财政改革始终站在社会经济改革的前沿,是改革的突破口,发挥着基础性、制度性和保障性的作用。他认为,现代财政制度应该体现为全面完整、法治化、公共性、公开透明化、绩效管理和现代化技术手段运用6个要素。在“十三五”时期我国推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方面,重点开展了三大改革内容,包括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以及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改革亮点主要体现在《预算法》的修订及《预算法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全面减税降费、政府间财政关系进一步优化、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财政法治化五个方面。

马海涛科学地研判了“十四五”开局我国将面临的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首先,国外方面,全球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世界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全球贸易格局变动,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升级,加之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外部不确定性持续加大。国内方面,我国国内经济面临“世界大变局”下的“三期叠加”稳中向好基调不变,未来我国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基础稳固,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进一步激发经济新动能,我国制度优势明显,宏观调控给力,未来经济发展基本面将长期向好。

在此基础上,马海涛前瞻性地分析了“十四五”时期我国财政改革的走向。首先,他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财政改革需要遵循五大基本原则,一是要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我国基本国情没有变”的两个基本点;二是要紧紧服从创新驱动发展、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健康中国战略、扩大内需战略、双循环发展战略六大国家重大战略;三是改革和政策既要放眼长远,又要注重中短期形势;四是财政政策要有创造性地与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相协调;五是改革要服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要。

最后,马海涛深入浅出地分享了他对“十四五”时期我国财政改革走向的判断,一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包括确定央地财政事权划分、明确政府间支出责任、调整央地收入划分和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等;二是预算制度与财政支出的结构改革,包括全口径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政府资产与债务管理、预算公开透明、支出结构优化与福利性支出比重提升等改革;三是税收制度与政府收入体系改革,包括增值税改革、消费税改革、企业所得税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房地产税立法、税收法制化和征管制度、政府收入结构等改革;四是关于财政政策的思考,不仅要注重提供增效,还要完善跨周期宏观调控。

在讲座过程中,马海涛以大量生动的事实案例和详实的数据资料,让财政税务学院师生对我国财政改革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对未来研究和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