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际战略思想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5月26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际战略思想”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中共中央原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北京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首席负责人沙健孙,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炳林,《前线》杂志社社长陈之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李松林;我校党委书记柯文进、副书记孙善学,副校长丁立宏,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冠军、总支书记李丽娜、以及课题组成员和部分研究生参加会议。会议由课题组负责人李久林主持。
柯文进在致辞中对各位教授、专家莅临,以及对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贯支持表示感谢。他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际战略思想这个课题很重要。我们要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行深入解读,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真正运用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要站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跟随时代的脚步,对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国防等进行深入研究;要注重创新。
柯文进致辞
李久林汇报了课题研究情况。他表示,本课题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际战略思想,即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国际战略思想内容。本课题主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际战略思想的时代背景、主要依据、主要目标、基本内容、基本原则、实践过程、实践效应和历史启示方面研究。本课题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搜集整理了大量材料,发表了2篇核心期刊。
李久林汇报课题研究情况
沙健孙在发言中指出,外交战略只有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变成科学。在新中国成立时,周恩来提出过“外交学中国化”这样一个任务,那么我们怎样完成这个任务呢?这很值得思考。首先要把马克思主义历史方法论弄清楚,地域的、民族的为什么变成世界的,《共产党宣言》为什么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近代以来为什么农业文明服从工业文明,东方服从西方?列宁关于时代问题、时代本质、发展趋势、帝国主义、国际关系有哪些论述?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思想对中国化的国际战略思想有哪些借鉴。这些都是本课题应该思考的内容。研究国际战略思想还要借鉴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智慧需要去挖掘,对国际战略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沙健孙发言
王炳林在发言中指出,国与国的关系是一种博弈关系,现在大国之间的博弈是非常激烈的。国际战略是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来调整,不是死板固定不变的。我们应该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制定我国的应对战略。第一,我们要运用历史研究方法,研究国际战略离不开当时的历史条件,要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当时的国际战略。第二,运用比较方法,就是在同样时代条件下研究对方战略的变化,敌友我各自的战略是什么?比较本国的和其它国家的战略异同。
王炳林发言
陈之昌在发言中指出,国际战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外交,应该有更高的定位。我们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中国国际战略应如何制定?中国如何协调与其它国家的关系。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探索的问题。
陈之昌发言
郝立新在发言中指出,我们在研究本课题时要注意对两个方面的处理:一是文献的梳理,对文本要处理好,文本是基础,但不能从文本到文本,要依托于现实,从理论逻辑到历史逻辑;二是对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梳理,对领导人的国际战略思想要进行系统梳理,对所处的时代背景深刻分析。
郝立新发言
李松林在发言中指出,建议课题组成员把重点向后放,要对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国际战略思想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党的十八大以后,对外态度较为强硬,新型大国关系进一步深入,对外战略有诸多新变化。在国际战略上较硬气,对中国的钓鱼岛问题、东海问题、南海等问题逐渐强硬。我们要确定立场,尤其是对待美国的态度要坚定立场,不能一味的与之看齐,美国与中国的战略目标不同,所以要擦亮眼睛。国际战略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变化,当前的国际战略思想和改革开放前的国际战略思想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很值得研究。
李松林发言
刘冠军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柯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让课题组成员深受启发,给课题组指明了研究的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际战略思想这个课题有两大特点:一是课题内容意义重大,二是研究建构难度颇大。为此,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针对课题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希望课题组把这些意见建议融入下一步的研究之中,把课题做好。学院将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一如既往地支持课题组的研究工作。
刘冠军总结发言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