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举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主题报告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届 “学术报告月”系列活动第七期于10月23晚在诚明楼五层会议室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汪朝晖、杜晓分别作了《美国对华意识形态战略研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主题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冠军和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汪朝晖的报告从意识形态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切入,首先简要解读了当前中国社会带有意识形态性质争论的十个重要问题,继而指出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正在崛起中的社会主义中国面临西方国家对我西化分化图谋带来的国际挑战。
汪朝晖详细分析了当前美国对华意识形态输出战略。其主要表现:和平演变与非和平打压并举;外部影响与内部渗透并举;美国政府牵头与多方参与并举;美国领导与盟国配合并举。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的8·19讲话中就郑重提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随着美国对华意识形态输出战略的推进,可能会带来这样的后果:部分国人尤其是一些青年的价值观趋于西方化、国家向心力有所松动等。对此,汪朝晖提出,我们要牢记前苏联深刻教训,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同时也要警惕西方“颜色革命”的侵蚀和危害。这次香港“占中”运动给国人敲响了警钟:西方国家从未放松对中国的颠覆、分裂行动。
汪朝晖在报告最后指出,对于青年一代,高校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重视高校意识形态的教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积极引导青年学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历史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杜晓给大家作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报告。杜晓首先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在个人价值层面的共同追求。以爱国为例,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统文化中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大众非常熟悉的诗句。
杜晓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差异,如平等这一概念。传统文化中多侧重于宗教、修养、实物方面,并无法律、教育、分配方面的内涵。而现代的“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从西方引入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在国家层面的最大不同是:前者倡导民主而后者主张君主民本。虽然传统文化也强调文明和谐、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但缺失了以人民为主的根本前提,就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最后,杜晓引导大家结合现实思考一些问题,如价值观的倡导和现实问题的解决之间的关系,平等和谐的实现问题等。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