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项目】构建中国特色失业预警理论和应用模型
科研团队简介
纪韶,首经贸劳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主要研究宏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领域。近五年,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两项国家发改委面向全国公开招标的重点项目课题和多项省部级课题。2008年获北京市教育深化科技创新人才、北京市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纪韶教授于2004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失业率和失业预警理论模型对新型工业化期间就业政策支撑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于2009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失业预警理论模型的应用和完善研究”,研究现已结项,专著《中国失业预警——理论视角、研究模型》获批北京市出版工程、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等奖项,建立失业预警数据库,为“十二五”规划提供数据信息。
研究背景
纪韶:目前,我国还没有构建起失业预警系统,研究努力吸收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站在国内外失业预警研究的前沿平台上,构建中国特色的失业预警理论和应用模型,以解决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就业和失业的难题。
研究成果
纪韶:研究现形成专著《中国失业预警——理论视角、研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国失业预警理论模型应用和完善研究。
研究从4个方面总结了西方国家的失业预警理论,从3个维度23个指标构建了失业预警评价方法体系和数据保障系统。构建了我国积极就业政策实施综合效应分析系统、主要指标体系和城乡失业预警的灯号系统。
对中国失业率统计问题及方法和中国农民工流动就业现状进行了全国调研,估算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和剩余加权结构比例分析,建立了规范的分析数据库。此项研究得到了国务院研究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家级研究机构的关注,曾多次开会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并给予作者学术上的认可。
尝试性地构建初级失业预警的制度框架和具体操作步骤,主要有:基础数据库和监测预警数据库的建设和运行。从就业结构、劳动力市场、就业水平、社会生活4个纬度构建失业预警监测指标体系,设计了全国失业预警分级管理运行图和失业预警指标监测的组织系统。尝试性地构建了失业预警系统运行的组织保障系统。尝试性地构建了就业政策综合分析系统,为国家失业预警系统在全国的运行做可操作步骤的探索性研究。提出了完善劳动力市场就业和失业测量的政策建议,和失业预警监测系统评价方法体系。
专著介绍
纪韶:《中国失业预警——理论视角、研究模型》紧紧围绕中国失业预警的理论和方法展开论述,既有对国际失业预警研究最高平台的研究成果梳理,也有对中国现阶段构建失业预警系统翔实的国情基础分析,既有新型工业化中的失业预警理论模型的雏形展示,也有运用全国城乡大规模调研的实证研究数据对失业预警理论模型的修正。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全书共七篇,第一篇绪论,阐述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立失业预警制度的内在逻辑关系。第二篇失业预警理论与方法研究,从4个方面归纳和总结了西方国家已经建立和正在完善的失业预警理论和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三篇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失业预警理论模型。提出了在新型工业化期间,构建失业预警理论模型的总体构想。构建了中国失业预警理论模型的技术线。第四、五、六篇分别介绍了城镇和农村如何进行失业预警。
第七篇是本书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篇。提出构建新型工业化中数据保障系统的具体操作步骤:第一步,建设基础数据库和监测预警数据库,数据库进行全国分级管理。第二步,建立失业预警监测指标的组织系统,保证各个环节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第三步,构建新型工业化中失业预警理论模型流程图,包括数据保障系统的流程图和宏观经济与失业状况分析体系流程图。第四步,构建就业政策综合效应分析系统运行流程图。第五步,构建失业预警的报警系统流程图。第六步,构建失业预警监测系统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第七步,构建新型工业化失业预警系统建立与完善工作运行图。
(原载于校报456期)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