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师德先锋】崔也光:做好教书育人这一良心工程
编者按: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师德建设,2018年共推选出师德先锋、育人标兵各10名,旨在以此为契机,引导党员教职工带头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和师德规范。其中,我校城市学院赵秀池教授、会计学院崔也光教授、信息学院高迎教授入选2018年北京市师德先锋。新闻中心特别邀请到三位老师与大家分享教书育人的感悟,以及对师德师风的理解。
1978年,崔也光进入北京财贸学院商业企业管理专业学习,1980年留校工作。至今,他已经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三十八年,培养了8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曾先后担任首经贸会计学院副院长、党总支书记、院长、学校财务处处长、校长助理、校友基金会理事长等多个职务,为我校会计学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三十多年的辛勤耕耘,他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会计工作者(学术型)等荣誉称号。2017年,“崔也光导学团队”荣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第一届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一等奖。
以德施教,创新教学
“功成惟志,业广惟勤”。“师者”一直是崔也光最看重的角色。对于三尺讲台,他有着深厚的感情。“教师是一个神圣而特殊的职业。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是本职工作,课堂就是主阵地。教书育人,也要有工匠精神,要潜心琢玉。”他所教授的《财务报表分析》课,在学生选课时常常出现爆满的情况。学生张悦(目前在北大攻读博士后)说,崔老师上课风趣幽默,很擅长理论与案例结合,那些鲜活的小故事即使毕业多年后都还依然历历在目。
会计是诚信为本的职业,对职业道德标准要求颇高。在担任会计学院院长主持工作期间,崔也光强调,本科人才的培养要突出会计专业的特点,并主张将《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纳入了学科必修课,在本科阶段大四上学期开设且由院长亲自主讲。他告诫学生:“从事会计工作,必须要遵守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要干一行爱一行,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他还率先开辟了“移动课堂”,组织师生赴北汽集团、首钢集团等企业实地考察,通过学习真实的案例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将“诚实守信”“勇争第一”等职业理念融入到学生的学涯和职涯教育中。陶宇(2017届会计学硕士)告诉记者:“崔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会计八项职业道德准则,一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老师的教导和期望让我在工作中,研究每一个政策、做每一个设计、推进每一步财务工作都不敢懈怠。职业操守决定了下限,财务格局决定了上限,我很感谢恩师的教诲,让我受益终身。”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崔也光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青年教师和学生在实践教学和学术研究中激发创新思维。他鼓励师生:“要善于思考,把眼界放宽。孔子曰:‘会计,当而已矣’。会计绝不仅仅是恰当做账,更重要的是会计人员要讲求诚信守信,客观公正!要通过会计专业技能为社会和企业‘创造价值’。立足专业,服务社会,才能得到社会认可。”崔也光信奉:“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光亮,教师就应该吸进整个光的海洋。”近年来,由他发起组建的环境资源会计研究团队成为会计学的新学术亮点,获批国家级及省部级多项科研课题立项,得到业界的称赞。他还积极推进学院“产政学研”的创新,为首都经济建设和城市治理提供智库服务。
博士研究生周畅说:“崔老师一直教导我们做学问要有前瞻性,要有敏感度。”在崔也光老师精心指导下,周畅完成的有关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研究论文,不仅发表于《会计研究》上,同时于2017年、2018年连续两次获得了中国会计学会环境资源会计学术年会屈指可数的优秀论文奖,得到同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谈起崔也光老师在学术研究上给与的指导,周畅笑称自己是又“爱”又“恨”。“崔老师对我们学业的要求十分严厉”,他回忆道,“老师一直强调,做学问不能怕吃苦,学问是做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有了想法就去查,去找,去试。对待每一个数据要仔细检查,对待每一个标题要认真研究,对于每一条结论要反复思考,甚至对于每一条批注都绝不能懈怠。正是因为有了这份严谨和认真的态度,我在学术上才能慢慢的找对了方向。”
以德立身,言传身教
“他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会计学院党委书记解小娟这样告诉记者。在职称晋级、政府津贴、市级评优等荣誉面前,他多次把机会让给了其他老师,尤其是年轻的教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的老领导们、老一辈的党员教师们也是这样做的,这在会计学院是优良传统,我理所应当要继承发扬!”崔也光说。面对我们的采访邀请,他多次提出:“应该多报道另外两位老师,她们年轻,机会要多给她们。”
然而,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上,崔也光却有股不服输的劲头。2012年起,他担任会计学院院长期间多次表态:“要做就做最好!要争第一!要拿出攻山头的精神来做好学科建设。”他与学院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全院师生齐心协力。近五年来,会计学院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会计学获批北京市属重点学科、北京市属高校首批一流专业,获北京市属高校会计专业评估第一名;会计学院与德勤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合作的实习基地获批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教育教学基地”。这些骄人业绩极大提升了我校会计学院在社会的声誉和影响力。
2013年起,崔也光还担任了校长助理,协管学校财务工作。在此期间,他将“大财务”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为学校的中长期发展和顶层设计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时有人劝他:“干嘛挑这么多担子?太累了!”崔也光总是充满感恩的说:“是学校培养了我。我个人的成长,能有今天的一点成绩,都与学校事业发展息息相关。首经贸就是我的家,学校的事就是我的事,我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回报母校!”
正是这些点滴的付出,以及对教师岗位、对学校的热爱,让崔也光在广大师生当中留下了良好的口碑。
会计学院蔡立新老师与崔也光在同一个教研室承担教学科研工作,合作共事已有二十多年。谈起崔也光老师,他的言语中充满了敬佩:“崔老师对青年教师,注重赋能铺路,注重榜样引领,谆谆教诲后者既要做学问,更要学会做人;他对中年教师,善于体贴暖心,让其感受到会计学院大家庭的关爱与温暖;他对年长教师,始终心怀尊敬与感恩,让后者感受到学者院长的虚怀若谷,同时又有一种集体荣誉感。崔老师的人格魅力、师德风范都为年轻教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共产党员,更是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结束采访之前,崔也光提出,想送给青年教师们一句话:“教师育人是一个良心活儿。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站得住讲台。教师的基本功过硬,才能教给学生真本事,才能受到学生爱戴,才能真正被同行所认可、所敬佩。”这是一名为高等教育事业奋斗一生的老党员,留给青年同行们的谆谆叮嘱,其中包含了近四十年教龄的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三尺讲台的热爱……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