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激发学生兴趣 打好教学根基——走进刘经纬老师的“网红”编程课

题记:近期,《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比技术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中,宣传和肯定了我校信息学院刘经纬副教授在课堂上运用“跟随式实境编程教学法”,使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得到提升的场景,为了近距离感受这种教学方法,记者也走进了刘经纬老师的课堂……

一堂火爆的编程课

初冬时节,窗外的落叶铺满大道,此时行知楼机房里的气氛却火热得像夏天。教室内,刘经纬老师打开了人民网首页,他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同学们做出人民网首页和网页的下拉菜单。讲台下,同学们从自己的电脑端进入教学系统,系统里能够同步显示老师的操作界面,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在系统里记笔记、写代码,每个人都聚精会神。


视频报道走进刘经纬老师的网红编程课

“谁能运用刚刚的知识点,把下方的标题栏填充为红色并移动到屏幕的右下角?”。讲台上,刘经纬老师的话音刚落,学生们便争先恐后地举起手,“老师,我已经做出来了!”

“这么快就做完了?我来看看。”刘经纬笑着走到学生的电脑旁,检查他们做好的题目。“非常正确,到前面登记去吧。”于是,教室里人头攒动,最先答出问题的几名同学在老师的系统里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台下的同学也铆足了劲儿,准备在下一个问题公布时“大显身手”。

这样的场景,只是刘经纬老师课堂的一个缩影。

怎样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实时互动参与”加“兴趣激发激励”是刘经纬课堂的两大法宝。“实时互动参与”是指上课的过程是老师和学生对话贯穿始终的过程,教师教学和学生练习同步完成,在学生的电脑屏幕上,既显示自己的操作界面,也同步显示老师的操作界面,老师一边讲授,一边进行编程操作,同学们要跟着老师同步编程,能力强的同学可以不受老师进度约束,自己超前发挥。刘经纬笑着说,这种方法能够使“百分之百的同学百分之百的时间都能全神贯注地投入课堂学习。”

“兴趣激发激励”是指老师在课堂上采用“实践导向教学范式”,通过教给学生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文章开头出现的场景,就是刘经纬设计的“人民网项目”和“抢答表现环节”。“在刘老师发布任务时,我有一种参加比赛的感觉,不仅会用到刚刚课上学的知识,还要记住以前课上学过的代码,做出来之后真的很有成就感。”谈到刘经纬老师的这种新型教学方法,信息学院2017级研究生谢威十分兴奋。除了这种激励方法,刘经纬也会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班级展示自己做出来的程序,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谈起设计“跟随式实境编程教学法”的初衷,刘经纬表示,他一直试图破解学生和教师面临的难题:对于学生来说,上课枯燥犯困,听不懂硬着头皮听,似乎听懂了,但因为没有实际操作,下课又全忘了,直到毕业时才发现自己理论掌握得不错,但企业真正需要的技能掌握得却十分有限;对于老师来说,备课压力大,无法顾全所有学生,明明知道一些学生跟不上,但也很难顾及。上机、判卷占用大量精力,让老师在科研和教学中难以两全;对于学校来说,教师的教学质量无法标准化,学生的学业质量也无法科学监控。

学生的“获得感”是检验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指标。“跟随式实境编程教学法”能够在课堂上实现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传授与吸收”的同步运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看得见”的效果。“我们在课上要动手操作,紧跟老师的学习进度,还要忙着抢答问题,一堂课过得很快,根本顾不上低头看手机。”信息学院2015级信学生张宇豪说。班上有实习经验的同学也纷纷表示自己在课堂上的知识非常实用,能够迅速运用到工作中。在刘经纬的教学计划中,对学生的考核贯穿课堂始终,课堂抢答、课后作品都计入成绩,整个考评环节串联起所有课程点,以过程性、激励性评价取代一考定成绩。我们可以发现,“跟随式实境编程教学法”能够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和效率,使教、学、测、评成为一个闭环。

不仅如此,教师们还可以在系统里上传PPT、教案来共享教学成果,让优秀的教学方案被更多老师看到、使用。这极大地减轻了教师们的备课负担,使他们能将更多精力投入课堂互动、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等工作中。目前,信息学院已经开始组织老师试听并开始论证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学院设立了许多奖项激励教师们创新教学方法,也希望老师们能够共享优秀的教学资料,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学院院长助理卢山副教授说。从学校的角度看,分享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学效果。

来自学生的信任

在对“跟随式实境编程教学法”的反复实践中,刘经纬发现,这个方法之所以受到学生欢迎,是因为学生们切实地感受到了“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基于此,刘经纬借助学校的“教学改革项目”“微课程建设项目”“全校创新创业辅修课”“科研与人才培育项目”等,对“跟随式实境编程教学方案”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改进,并且大胆尝试,将该模式运用到了管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课程上。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通过跟随式编程系统的教师端,可以向所有同学们发布笔记或示范代码,学生即使是在教室上课,也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上同步收到老师写的笔记,学生可以把笔记誊抄在书上或是直接截图保留。“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并在写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不仅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方便了学生们的复习。”刘经纬笑着说,“这其实是一个十分意外的收获。”


对学生的精心教导也让刘经纬收获了很好的口碑,很多其他班级的同学也会来“慕名”旁听他的课。“这个世界就是一面镜子,当我们心怀感恩努力照亮别人的时候,就会感受到四面八方的关怀与帮助接踵而来,教学改革中,很多的重要机遇,都是我的学生提供给我的。”刘经纬认为,坚持激发学生兴趣、打好教学根基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初心与使命。“学生喜欢上你的课,进而会相信你这个人,同学们信任你这个人,你才能更好地在价值观上去引领他们。”

一直以来,首经贸都十分重视教学改革创新,从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到新版的教师职务聘任工作实施方案,从为教师打造多样平台到设立众多奖项,学校在制度上不断推陈出新,激励教师们扎根讲台,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刘经纬老师为代表的首经贸教师们,正在努力把更好、更先进的教学理念代入课堂,在培养一流人才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奋斗着。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