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经贸记忆】60年前毛主席中南海接见 60年后首经贸人不忘重托

时间:2015-12-02 来源:校报 作者:任扶善、刘增荣(文稿) 殷晶晶(编辑整理) 字号:AA


编者按:忆往昔,崇德尚能,但凭风雨话沧桑,看今朝,经世济民,首经贸人续辉煌。一甲子光阴悄然过去,一代代首经贸人披荆斩棘、艰苦奋斗。在首经贸将于2016年迎来60华诞之际,校报特开设 《首经贸记忆》 栏目,带您重温难以忘却的首经贸记忆。

在校史记载中,有一幅拍摄于1957年的老照片,这是毛泽东、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我校前身北京劳动干部学校师生的巨幅照片。照片上,毛主席身穿浅灰色呢子大衣,端坐中央,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依次坐在两边,劳动部和劳动干校的领导、教师也在前排就坐,后面几排是我校第一届毕业生。这次接见虽然已经过去近60年了,但对于学校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无论在学校哪个发展阶段,都是首经贸记忆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与毛主席合影

翻开历史的相册,那是19571月的一天,正当北京劳动干部学校第一期学员已经考完结业,即将离校的时候,从劳动部传来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明天下午毛主席要接见全体学员,学校领导和教职工都可参加。这个消息震动了全校,正在整理行装的学院师生欣喜若狂。班主任们忙于组织准备,行政部门积极联系车辆,各教研室设法通知教师参加。

经过一天半的紧张准备,次日下午两点,大家在礼堂前集合。除劳动经济和劳动保护两个班的学员各100人外,各级领导和教职工也有近百人参加。大家按照指定次序分成几辆大汽车出发,直奔中南海北门,开到怀仁堂北边广场下车,然后走到接见台。学员们站在阶梯台上,领导和教师们坐在前排椅子上,等待接见。

这天下午天气比较冷,大家却都安静耐心地等了约半个小时。这时,毛主席和其他三位中央首长:刘少奇、陈云和邓小平,正在怀仁堂听取劳动部马文瑞部长和劳动干校罗青校长等汇报劳动干部学校的培训工作。

大约下午4点左右,怀仁堂的北门开了,领导同志们走了出来。其中毛主席的高大身影一看就能认出来,大家立刻热烈鼓掌,毛主席非常愉快地微笑着向大家招手,然后和其他领导同志一同坐下。

这时,等候在接见台前的大北照相馆摄影师开始调整摇头相机。然后要求大家拍照时不要移动。这时毛主席高声说道:“我们都要服从他的指挥!”引起大家一阵欢笑。照完一遍,毛主席又问摄影师:“要不要再来一遍?”于是又照了一次。照相以后,毛主席和其他领导站起身来,向大家热情挥手道别,全场爆发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目送毛主席等领导同志返回怀仁堂。全体师生员工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乘车返回学校。

因为当时部分学员在外地进行社会实践,未能参加合影,同年6月,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再次在中南海亲切接见了劳动保护训练班结业的学员,并合影。

传承精神财富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参加合影的老同志们想起这件事仍旧感慨万千,毛主席的亲切接见激励他们战胜困难,给了他们开拓进取的勇气,这是老一辈首经贸人永远的财富。

2006年,在一次座谈会上,时任劳动经济班班主任的赵鹏翔老师说:“当时正值国家解放初期,百废待兴,急需各类干部和专业人才,我们19562月开学,19571月有了第一批毕业生(都是调干生,学制一年),当时劳动经济班的学生从报上看到毛主席接见别的学校的师生,就向学校提出能否也请主席跟我们照毕业合影,学校领导马上向劳动部打报告,马文瑞部长又向上级请示,很快就批准了。”

陈小芸老师说:“那天我们是坐大卡车去的,天很冷,等到了中南海,大家都不说话了,我们站好队等了好久,看见一辆黑色小汽车开了过来,毛主席来了,我们激动得拼命鼓掌,手都拍红了。听见毛主席说:请同学们都坐好……”

当年的毕业生陈慧敏说:“受到毛主席接见时我22岁,我们班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基本上一个省一个。当时一听说要去中南海,我们班都轰动了。同学们又蹦又跳,兴奋得不得了。那天特别冷,一到中南海就不觉得冷了。毛主席来了,走的步伐特别大,大家拼命鼓掌,我离主席很近,我听见主席说:‘请大家坐下、安静,一切都要听摄影师的指挥。’ 毛主席非常亲切和蔼,平易近人。”

杨泗霖教授回忆当年情景,幸福之情溢于言表,“我是1956年到校工作的,当时的青年学子如果能在国庆节时在天安门广场远远地见到毛主席就已经很幸福了。但是我们不仅进了中南海,见到了毛主席,而且还跟好几位中央领导合影,它成为我后来做好教学研究工作的无穷动力。”

黄叔武教授风趣地说:“1955年我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劳动干校工作,当时我还以为这个单位跟劳动改造有什么关系,但我还是服从分配来到学校,一看原来是一所新建的劳动干部学校。后来老师学生又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关怀,我才体会到我们的工作有多么重要和光荣!”

陈小芸老师说:“这张珍贵的照片我一直珍藏着,就是经过上山下乡和文革的动荡岁月,我仍然完好地保存着这张老照片,这是我宝贵的精神财富。”

1958年成立了北京劳动学院后,庄玉铭院长曾有一个想法,要办一所万人大学,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经过近60年的风雨坎坷,今天老院长的愿望已经实现,而且学校在一代代首经贸人的不懈努力下,已经成为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六大学科的财经类大学。回顾过去,感受今天,展望未来,首经贸人将不负60年前的重托,朝着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多科性、有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财经大学”的目标开拓奋进。

关 闭
打印 编辑:冯缘 浏览次数: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