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京津冀蓝皮书信息发布会在首经贸召开
7月10日下午,由首经贸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京津冀发展报告(2021):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信息发布会在我校博远楼新闻发布厅举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北京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处长刘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经管分社社长恽薇,我校科研处处长姚东旭,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国山以及来自京津冀三地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和皮书研创团队等出席了信息发布会。会议第一时段由张国山主持。
姚东旭在致辞中对由我校叶堂林教授主编,京津冀三地专家通力合作的第10部“京津冀蓝皮书”的出版表示衷心祝贺,对为京津冀蓝皮书的出版付出大量心血的蓝皮书主创团队以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姚东旭表示,学校愿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继续搭建研究平台、学术交流平台,充分发挥我校服务首都经济及首都圈发展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与各方一道,共同谱写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王利民在致辞中表示,首经贸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方面起步较早、基础扎实、持续性强;京津冀蓝皮书曾先后六次获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优秀皮书一等奖,四次获得优秀皮书报告奖二等奖,相关研究成果受到相关政府和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影响。
今年是我校京津冀蓝皮书研创的第11个年头、出版第10部京津冀蓝皮书。在第10部蓝皮书信息发布会召开之际,京津冀蓝皮书开创者文魁教授和祝尔娟教授发表了蓝皮书的研创感言,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新发展阶段,蓝皮书研创内容的创新以及与发展实际的紧密结合是做好京津冀蓝皮书的关键所在,并对未来京津冀蓝皮书的研创提出了期望。
京津冀蓝皮书主编叶堂林对《京津冀发展报告(2021):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总报告“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研究”进行了信息发布。叶堂林指出,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是当前破解北京科技成果在津冀落地难、区域产业协同难的关键所在。2021京津冀蓝皮书构建了“基于比较优势和关联基础在内的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分析模型,从区位关联、政策关联、产品关联和技术关联等四个方面对融合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京津冀产业部门与创新部门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进行识别,对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的融合成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创新扩散效应、创新扩散路径和创新中介发育状况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人才支撑和政策工具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体制机制创新、关键环节再造、重点领域发力、空间节点支撑等方面提出了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
河北省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秘书长杨立萍、天津市委党校王得新、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在站博士后姜兴分别就“河北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进展与趋势研究”“天津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进展与趋势研究”“京津冀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研究”进行了信息发布。
本次发布会的第二时段由我校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智勇主持。
我校孙瑜康老师、田雪薇、李国梁、刘莹、梁新若、刘哲伟、李璐博士研究生分别就“北京推动区域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进展与趋势研究”“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中的政策工具研究”“京津冀城市群创新扩散效应测度与分析”“中国四大主要城市群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对比研究”“京津冀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研究”“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研究”“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研究”进行了信息发布。
刘军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京津冀蓝皮书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三地政府决策部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蓝皮书多次获全国优秀皮书奖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希望研创团队能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北京广播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光明网、新华网、中新社、中国经济网、《中国青年报》、央广网、《经济参考报》《新京报》、中国网、中国报道、社科网等20余家新闻媒体及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的部分师生及工作人员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