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首经贸举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反垄断研讨会

1129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反垄断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曹凤岐、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等出席会议。首经贸党委书记柯文进致欢迎辞,原副校长郑海航主持会议。

会议由首经贸中国产业经济研究院、山东大学反垄断与规制经济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联合主办,首经贸工商管理学院承办。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西安邮电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20多所大学、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光明日报》、《经济管理研究》等国内著名报刊、期刊主编参加了本次会议。

柯文进代表首经贸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首经贸国有企业改革和反垄断研究已经形成了一支优秀研究团队,在此基础上,今年学校进一步整合校内外的资源,按照协同创新的精神,成立了首经贸中国产业经济研究院,聘请刘世锦主任为名誉院长,金碚教授为首席专家,首经贸戚聿东教授为院长,主要致力于在产业经济领域重大现实问题的协同攻关,将逐渐发展成为有重要影响的高校智库。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反垄断”为主题的研讨会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的精神契合、意义重大,定能为新一轮国企改革建言献策。


柯文进致辞

张卓元作了题为《积极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旨演讲,认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一个亮点。《决定》的第六项突出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为了更好地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各种、各类资本的优势,通过优势互补来提高整个资本的运作效率,从而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即所谓“央企的实力+民营企业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二是通过明确要求国有企业尽可能引入非国有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新的机制,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指明方向。

刘世锦在《反垄断要重视“放大”》的主旨演讲中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反垄断是分不开的,国有企业改革要深化,必须要反垄断,而反垄断的主要问题还是国企改革的问题。新常态下改革的关键是要提高生产率,而提高生产率就必须要反垄断。

郑海航主持会议,张卓元刘世锦作主旨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碚主旨演讲主题为《国有企业与技术创新》,他表示,目前中国正进入一个新常态的历史阶段,与前一段的最大不同除了经济增长率下滑之外,一个重要的机制上的改变就是要转化为创新驱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各具优势,所以,必须承认国有企业存在的弱势,让“锤子和钳子各干各的事” 。

曹凤岐作了题为《依法深化国企改革》的主旨演讲,认为中国改革已经到了攻坚克难的阶段,改革就是要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把绝大多数国企改成混合所有制形式,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进一步改革企业产权制度,明确产权,依法保护企业合法产权。


金碚、曹凤岐作主旨演讲

主旨演讲之后,专家学者分上、下半场进行了主题报告会,首经贸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高闯主持了上半场主题报告会。

黄群慧作了题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员工持股》报告,认为,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的国企改革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重大任务:一是基于“国家使命”调整国有经济的功能和布局;二是协同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三是建立“三层三类全覆盖”的新国有经济管理体制;四是完善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四大方面的重大任务的提出正是基于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经济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已经步入工业化后期,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经济机制等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取得新发展的需要。

高闯主持上半场主题报告会、黄群慧作报告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平新乔在题为《这一轮企业改革的新特点》的报告中,认为新一轮国企改革应遵循公权与私权分离、公益性与商业性分离、网络与接口分析的基本原则展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主任张昕竹在《规制科学与科学规制》报告中,展开分析了未来改革应从去行政化、强调专业化、遵循独立性原则三方面。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甬军在《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理论模型与现实选择》中提到,未来改革可分为两类:在所有制方面的突破、在国企改革思路上的转变。

  

平新乔、张昕竹、陈甬军作报告

山东省反垄断与规制经济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于良春作了题为《中国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有效性及其协调机制分析》的报告,认为在经济转型新时期,面对新形势下的诸多新问题,竞争政策的作用较比产业政策更突出,应进一步调整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在报告中指出,对国有企业应采取依法治企,外部监督与自我约束相契合的治理方式。

戚聿东作了题为《现阶段国企改革:改什么?怎么改?》的报告,认为改革积累的“四强模式”造成了“四挤压现象”,未来需要通过“去六化”来实现。


于良春高明华、戚聿东作报告

山东大学反垄断与规制经济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于良春、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于左分别主持了下半场的报告会。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于左通过《加快推进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报告,表达了应通过加快发电竞价上网、促进电网比较竞争、完善输配电价格规制、加快售电竞争等措施,进一步加快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进度的意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企业研究室主任刘泉红在题为《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的几点看法》的报告中表示,改革应逐步完善基于混合所有制的治理结构,推动绝大多数混合所有制企业包括其母公司层面进一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冯中越在报告中指出,未来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中应真正放开国企的部分产权,积极引入民营资本,以及尝试引入股权基金等社会资本,真正的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体制。

  

于左、刘泉红、冯中越作报告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杜传忠在题为《制度创新是应对新产业革命的关键》的报告中,认为应对中国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余东华作了题为《横向并购单边效应评估的UPP方法及其应用》的报告,认为相比传统的结构分析、并购模拟分析,UPP检验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是研究横向并购反垄断控制的一种有效、简便的评估审查的分析工具。

西安邮电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陆伟刚作了题为《谁会是下一代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领跑者:一个斯坦克尔博格模型的解释》的报告,认为管制或者反垄断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市场竞争,而不是持续维持垄断地位。

杜传忠余东华、陆伟刚作报告

浙江财经大学中国政府管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唐要家作了题为《歧视性专利许可费的竞争效应与反垄断政策》的报告,认为在确定合理许可费问题上,反垄断执法机构并没有明显的制度优势。因此,在标准必要专利歧视性许可案件中,应该采取合同法优先于反垄断法的做法。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张嫚作了题为《反垄断与中国国有企业再定位》的报告,认为应尽早建立产业政策的竞争影响评估机制,将产业调控的权力置于竞争规则的约束下,在竞争政策的框架下予以解决,以公司主体的公平竞争为前提,对私有经济主体给予平等待遇。

首经贸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柳学信作了题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组建与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重构》的报告,认为下一步的改革通过组建国有投资公司、国有运营公司,形成从“硬监管”到“软监管”的转变,同时,在明确国有企业分类的基础上,重构国有资产分类监管体制。

唐要家、张嫚、柳学信作报告

此外,进行会议演讲的还有徐炜、姜春海、范合君、张航燕、付强、黄昕、谭玥宁、刘忠京、江华。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