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热点圆桌 | 首经贸专家学者谈京津冀如何携手实现协同创新?

近日,北京市印发《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动方案2024年工作要点》,瞄准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新的起点上,北京要更好发挥“一核”辐射带动作用,携手津冀协同布局新质生产力,在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上重点突破,推动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新闻中心策划“热点圆桌”栏目,邀请校内专家学者,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点议题,推出阐释解读文章,为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学术支撑,贡献思想力量。

本期话题:协同创新对于培育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京津冀地区科研成果、科创资源丰富,如何更好地协同发展?

促进京津冀科技成果协同转化:路径与策略

1.png

江成,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管理工程学院副教授,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Soft Computing》客座主编、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经济专委会执行委员、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应急管理专委会委员、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30人专家委员等。

促进北京和天津的科技成果在河北省的应用、转化和产业化,提高京津冀科技成果在区域内的转化质量和效率,构建区域性的研发转化产业化联合体,是实现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导区和示范区的重要途径。目前,北京在京津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存在“三个不足”,分别是产业转型升级支撑不足,北京对津冀部分行业技术供给缺位;技术供给贡献力不足,津冀专利需求对外依赖度超50%;技术转移转化市场活力不足,北京技术转移机构质量亟待提升。

推动京津冀科技成果协同转化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提升创新链与产业链适配水平,不断完善产业协同发展方案。一方面,建立京津-冀城市结对帮扶机制。借鉴上海、江苏、浙江三省通过城市结对帮扶皖北各市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做法,根据河北各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探索建立京津优势城区对河北各市的一对一结对帮扶方案。另一方面,协同推进“新老产业”发展。系统梳理津冀待转型升级传统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图谱,以产业图谱为依据推动北京相关产业精准承接,推进强链与补链工作,强化产业配套能力建设,缩小区域产业结构鸿沟。

二是提升北京技术供给比重,畅通技术供需对接渠道。一方面,制定精准产业技术需求目录。联合天津、河北,根据天津、河北关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定期面向全省(市)企业征集技术需求,制定京-津、京-冀技术转移转化产业技术需求目录,并面向北京市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在京技术转移机构等主体发布。另一方面,联合开展线下技术供需交流会。京津冀三方按津冀行业发展需要,定期联合开展线下技术供需交流会,并推动交流会品牌化、规模化。

三是提升技术资源流通效率,建设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区块链+众包+众筹”平台。第一,打造京津冀区域性科技成果转化“众包”公共平台。京津冀区域企业通过“众包”形式,在公共平台发布业务需求。京津冀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领取任务实现对接,以此消弭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更好地撮合科技成果转化双方。第二,在区域公共平台基础上进一步融入“众筹”模式,金融融资机构通过“众筹”形式为“众包”任务进行融资,形成长期的、可追溯的捆绑式利益共同体,减少传统科技成果转化双方的对赌风险。第三,在区域公共平台引入区块链技术,进一步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各方的共识和信任机制。

着眼四链融合

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取得更大突破

2.png

孙喜,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科技专门委员会“战略科技力量与协同创新”专项委员会主任,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深化产业协同、推动升级转移,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三个率先突破领域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三地政府在相关部委指导下,开创、实践了产业对接、产业链“织网工程”、产业协同专题工作组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强链补链、梯度布局、培育生态等工作成效显著,也为后续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要以“四链融合”为着眼点,把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等各方面人财物力充分调动起来,使其最大限度地融入京津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这固然需要大量政策调整,但更要着力纠正一些长期存在的思维惯性。

要让北京成为京津冀创新链的“源头”,就要努力做好科技体制改革的“北京样板”。科技项目体制改革可以更大胆一些: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联合基金项目可以吸引更多域内企业参与,在项目设置机制上有更大自由度和敞口,从而把企业“出题人”角色做深、做实。科技评价体制的破五唯、立新标还需全力推进:这需要北京市教委引导市属院校做好横向课题的“四个面向”,切实破除科研项目“异化”乱象。

要以“四链融合”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就要“先立后破”地重新审视京津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纵深。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固然是产业升级一时之选,但钢铁、玻璃、水泥、化药、果蔬才是本地区多数人“手里吃饭的家伙”。如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行业,让它们尽快达到世界一流同行(如宝武钢铁、福耀玻璃)的技术水平、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不仅是重大的政策导向问题和创新政策议题,更关乎千百万家庭民生福祉。

更重要的是,京津冀协同创新不应被视为资源要素的单向流动,北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努力撬动津冀产业与金融资源。以生物制药行业为例:北京有着全国数一数二的生物制药企业资源,它们都有强烈的资金需求;而天津、河北很多寻求转型的化药企业却手握大把现金、“烧香找不着庙门”,少数的成功并购多为沪穗蓉等地的生物制药企业。如何吸引更多津冀产业资本“进京”,以灌溉培育更多的北京科创之花,是三地先行先试、四链融合的努力方向。

加快建立京津冀“用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体

3.png

郭年顺,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当前有关“京津冀科创资源就近转化”的政策思路,倾向于关注和激励“科创资源供给方”,尤其是北京地区具有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优势的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等,但未能充分重视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用户、应用场景等“科创资源需求方”的关键影响和主动角色。无论是“卡脖子”核心技术突破,还是新兴技术和未来技术培育,都无法仅仅依靠研发投入和人才供给来实现,而越来越依赖用户需求和应用场景提供的试验迭代机会。制约京津冀科创资源就近转化的关键因素,恰恰就在于区域内制造业规模和供应链体系不完备,进而导致缺乏支撑新技术高效率开发和低成本落地的产业需求及配套基础。相较而言,长三角和珠三角不仅拥有制造业和营商环境优势,还日益强调围绕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去精准吸引和布局科创资源。

所以,京津冀协同创新政策和制度设计的着力点,应更多聚焦于“科创资源需求方”,思考如何动员甚至创造更多用户和场景参与科创资源开发应用过程,进而加快建立领先用户和场景牵引、产业应用导向的京津冀“用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体,最终依靠丰富的产业需求和应用场景,通过市场供需关系去留住并加速科技创新资源就近转化。具体而言:

第一,保持京津冀制造业的规模、比重和结构处于健康合理状态,为科创资源落地创造相对稳定的产业需求和配套基础。河北和天津应坚定巩固提升钢铁、化工、医药、食品、轻工等传统优势制造业,北京则有必要适度回流或重新布局符合先进绿色要求的关键制造环节。

第二,河北和天津充分利用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产生的广泛技术和服务需求,主动联合北京市政府、高校院所、关键企业、科技园区搭建各类供需对接、产研合作和产融服务平台,优先应用京津冀供应商提供的国产关键核心产品和智能绿色解决方案,最终在强链、补链和延链过程中实现对科创资源的精准招商和产业化落地。

第三,北京市可以牵头京津冀地区,共同释放或打造来自农业、工业、城市、政务、交通、医疗、金融等部门的数智技术应用场景,尤其是面向民营企业开放公共部门和中央/国有企业的内部场景,为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动驾驶、机器人等新兴技术提供真实的需求和试验场景,加速相关企业形成有价值的产品方案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