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冬奥人物 | 超帅!这位冬奥NTO来自首经贸

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

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项目

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

在精彩绝伦的竞技背后

还有一群为比赛顺利进行

默默付出的国内技术官员

我校贺慨老师便是其中一位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吧~

 

【冬奥NTO 贺慨】

贺慨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专业,1991年来到首经贸工作,现担任体育部主任,主要讲授公共普通体育课、排球、轮滑等课程,担任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教学群体科研部副主任,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曾多次获得学校优秀课堂教学效果奖等荣誉。同时,他在刚刚结束的冬奥会中,担任平行大回转项目国内技术官员(NTO)。

 

5年,冬奥NTO是这样炼成的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贺慨本身对运动就有着极大的热情,2006年,首经贸加入了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下设的冰雪协会,贺慨成为带队教师,曾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北京市大学生滑雪锦标赛。贺慨说:“那时候,学校滑雪队人很少,只有十几名同学,仅仅能参加双板高山滑雪项目比赛。”在他的带领下,首经贸冰滑雪队如今已经成长为拥有30余名成员涵盖了双板、单板、滑冰、冰壶等项目的大家庭,也在各项比赛中崭露头角。而他自己也因为这个契机,爱上了滑雪,还在2013年考取了高山滑雪国家级裁判员资格。

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后,各项准备工作随之开展,2017年,贺慨正式报名参加冬奥会裁判员的选拔,他的服务冬奥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要真正能成为一名国际顶级赛事的技术官员并非易事。要过专业知识关、滑雪技术关,还有语言关、体能关、心理关等等,最终能够站在赛场的裁判员都是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

为了适应这项对身体素质有很高要求的工作,每月100公里的跑量,是贺慨给自己的规定动作,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反应速度都保持在很高的水平。

“当时最大困难就是时间,既要保质保量完成日常教学、管理等工作任务,又要利用周末和假期进行裁判员相关的学习和培训。”所以,从贺慨参加冬奥会裁判选拔开始,所有寒暑假都用在服务奥运的工作准备上。

夏天闷在房间学习专业理论和比赛规则,参加培训和考试,始终不敢放松对新的裁判规则的理解和学习。冬天则泡在雪场,练习滑行速度、小回转、横滑降、倒滑,提升滑雪专项技能;扎在赛场,积累执裁经验,他先后担任过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全国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冬季运动会、远东杯、国际雪联积分赛等冬季冰雪赛事裁判,积累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2021年4月,他参加了北京冬奥组委组织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国内技术官员(NTO)培训班”,经过三轮培训和考试,淘汰比例高达1:8,最终通过审核,收到成为北京冬奥会裁判的正式通知。回忆起当时的心情,他说:“非常荣幸能够有执裁冬奥会的机会,同时那一刻我也感到了肩上的责任。”

-20℃,人工养护赛道

1月21日,贺慨向学校请好假,进入闭环管理,在崇礼云顶赛区,正式走上北京冬奥会技术官员的岗位。

“由于疫情原因,很多工作人员进不来,所以,比赛期间,我们不仅仅是裁判员,还负责协助国外技术人员进行雪道维护,日常训练管理、赛道控制等工作。”贺慨说。

冬奥会滑雪项目赛道上的雪并不全是天然雪,因为天然雪无法达到冬奥会滑雪竞赛所使用“冰状雪”稳定性的要求,会对运动员竞技产生一定阻碍,所以需要反复铺雪、压实、注水结冰等多个步骤,才能完成赛道铺设。

除夕当天,崇礼下了一场暴雪。此时雪道已经制备完成,不能再用大型雪车进行除雪作业,只能人工除雪。于是新年第一天,在太阳还没从山脊露头的时候,云顶赛区的裁判员们就已经来到山上,用特制的雪铲,一铲一铲人工除雪。顶着深冬刺骨的寒风,裁判员团队用了一整天时间把长582米、宽50米、面积相当于4个足球场大小的赛道上厚达十余公分的积雪清除干净,比赛如期举行。

外籍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感到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贺慨和他的同事们用实际行动,让远来的朋友看到了中国的专业和敬业。国际雪联平行大回转项目官员也赞许道:“这是一个优秀的团队,一个不可战胜的团队,你们让这项比赛非常完美。”

41天,零失误执裁

在平行大回转项目的赛道上,红蓝两色旗门共设置了56个,交替放置在赛道左右,两位运动员同时出发,分别沿红色旗门、蓝色旗门两条赛道行进,按照一定线路绕过旗门,率先通过终点线的人晋级下一轮。因此,裁判员们在赛前还有一项工作,就是背着20多公斤重的旗门上山,在赛道上钻眼、插好旗门杆,整理好旗门布。

比赛日裁判员们通常都是5点起床,“天不亮就到山上,能看到日出,很美,我拍了很多照片。”贺慨说。

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除了吃饭,裁判员们在其它时间都严格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时间长了,口罩里都是冰,脸上也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比赛中,运动员滑行速度快、动作幅度大,在急速转弯时,可能会破坏旗门布,贺慨在比赛中除了要关注运动员是否犯规之外,还要负责迅速恢复旗门布的状态。每组选手的出发间隔为20-30秒左右,也就是说裁判员的工作必须在20秒内完成。“确实心里有压力,在这样顶级的赛事中,不能误判、漏判,整个过程都是高度紧张的。”贺慨说。带着这样的信念,贺慨全神贯注,在41天的比赛时间里,零失误完成各项执裁工作任务。

冬奥圣火缓缓熄灭,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场盛会可能就是在电视转播和微博、抖音的刷屏中一晃而过的16天,非常精彩,非常嗨,但还有一群人为了这16天,准备了5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北京作为首个双奥之城被世界瞩目,而我能为北京冬奥会贡献一份力量,这是我最大的荣幸。”贺慨说。

回到工作岗位,贺慨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影响更多身边的人参与和喜爱冰雪运动,把振奋人心的冬奥故事,融入课堂,给学生上好“服务北京冬奥”这堂生动的大思政课。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