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经贸举办“生态文明与法治建设”学术研讨会
12月27日上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生态文明与法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博纳楼第六会议室举办。中国绿色时报社社长柳维河出席会议,来自国家林业局等相关单位的五位专家学者就“生态文明与法治建设”分别作了主题报告。副校长徐芳参加会议。
徐芳首先致辞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首经贸,并感谢大家对首经贸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徐芳指出,作为由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评定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首经贸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并将“开展生态研究、弘扬生态理念、践行生态责任”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着力点。徐芳表示,接下来,学校将依托“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扎实开展工作,切实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断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柳维河在致辞中祝贺“生态文明与法治建设”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她认为这一研讨主题的选定既呼应了时代发展需要,也体现了首经贸在开展生态研究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责任和担当。柳维河表示,在生态文明新时代,作为我国唯一以“绿色”命名的国家级生态环境类社会性报纸,《中国绿色时报》将继续加强与各高校和社会团体的交流互动,不断探索新的合作互助模式,共同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
副校长徐芳、中国绿色时报社社长柳维河分别致辞
在主题报告环节,五名与会专家结合自身研究专长讲解了其对“生态文明与法治建设”的思考和建议。国家林业局政策法规司法规处副处长侯翎就“生态文明与林业法制度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建议,我国应该不断建立健全生态资源产权法律制度、生态资源监管法律制度、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法律制度、生态修复制度、生态监测评价法律制度、森林经营法律制度、生态资源市场配置和调控法律制度、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和财税金融扶持法律制度。
中国特色镇发展论坛秘书长薛红星在“构建生态文明与法治建设的空间新常态”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应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为指南,从顶层设计、文化、行为主体、传播、理论学术、智库、网络和国际八个空间构建起生态文明与法治建设的新常态。
侯翎、薛红星做报告
此外,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朝霞,首经贸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彭文英、法学院教授高桂林分别就推进生态法治主流化、首都圈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等问题作了报告。
杨朝霞、彭文英、高桂林做报告
“生态文明与法治建设”学术研讨会由首经贸“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公室和首经贸法学院联合主办,由《中国绿色时报》提供媒体支持。
参加此次活动的还有校团委书记张彤及首经贸研究生等,研讨会由校团委副书记孙明春主持。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