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首经贸人的生动实践(一)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广大教师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积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专业、课程和学生特点,主动挖掘,有机融入,第一时间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育人生动实践。

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王凯

主讲课程:公司重组

融合点

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部分关于资本市场、市场化资源配置、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融入到“中金黄金市场化债转股”的课堂案例分析中。

具体设计

王凯将多媒体课件与板书有机结合,生动地呈现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中金黄金的重组实践,引导学生分析中金黄金重组的动因、过程及效果。

中金黄金重组的动因之一在于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降低子公司中原冶炼厂的负债率,这与二十大报告中提及的“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论述高度一致。中金黄金的重组过程是典型的市场化债转股,该案例清晰地展示了市场化债转股与政策性债转股的区别,使学生认识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必要性。

王凯还组织学生对中金黄金的重组效果进行了小组讨论,发现:中金黄金不仅通过重组降低了财务杠杆、优化了股权结构,同时还获得内蒙古矿业公司这一优质资产的注入,增强了自身活力和效能,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效果分析表明,公司重组是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重要途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论述的具体体现。

 

经济学院教授 张冬洋

主讲课程:宏观经济学

融合点

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部分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内容,结合“90后独臂女孩带领数百村民触‘网’致富”的案例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失业和通胀的类型、成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法。

具体设计

张冬洋通过引入“就业难”的热点话题,分析就业难题的理论破解,帮助学生理解党和国家提出的“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融入社会主义经济平稳运行状态的案例,映射出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目标,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弘扬爱国精神。

向学生讲述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介绍政府在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引入案例教学“二十大代表李敏:90后独臂女孩带领数百村民触‘网’致富”,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出台的创新创业政策和创业者的成功经验。通过对失业概念、原因的讲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失业,提高忧患意识,把握择业良机。

 

劳动经济学院教师 郭晗潇

主讲课程:社会学

融合点

在社会学课程中,现代化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其相关理论及内涵与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方针政策一脉相承。

具体设计

郭晗潇向学生介绍我国“网格化”治理模式,通过照片、视频等调研素材向学生展示网格化治理模式的具体措施和相关成效,应用数字化平台开展的新型社会治理方式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现代化绝非“西方化”,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普遍的现代化特征同本国的历史条件与文化传统有机结合的产物。

同时,现代化理论中强调现代化不是一个单纯的工业化过程,而是社会结构体系协调发展的过程。郭晗潇向学生介绍自己在“两山理论”的发源地余村的调研经历,讲解“两山理论”的历史渊源和生动实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中国和世界的长远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管理工程学院副教授 刘冠宇

主讲课程:智能商务与数据挖掘

融合点

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部分的重要论述,以理论构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融入到商务智能系统和数字化转型的知识中。

具体设计

结合商务智能课程的教学内容,刘冠宇从组织和技术两个维度,系统地分析为何商务智能系统及其核心技术是全面数字化战略中重要的技术支撑,并讲述其常见的实现路径和方法。

从商务智能学科的知识体系出发,介绍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创新的定义与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用多组可视化数据,从社会层和企业层两个维度分别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说明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动因,解释为何在新时代需要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以及为何需要通过全面数字化来促进国家层面的高质量发展和企业层面可持续竞争优势。

 

财政税务学院 徐军伟

主讲课程:财政学

融合点

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部分的重要论述,与公共产品的基本概念相结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文化自信。

具体设计

徐军伟以张桂梅(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创建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先进事迹为背景,自然引出“公共产品”的概念。基础教育作为典型的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相比,在消费方面具有非竞争性,在使用权利方面具有非排他性的特征。根据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私人部门不愿意、也不会主动提供公共产品,但张桂梅创建免费女子高中,是个人提供基础教育这类公共产品的鲜活呈现,深挖背后的原因,能够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先贤们留下了诸多代表中华文化的名言,这些均指向了一个共同特征,即“利他主义”。在“利他主义”的作用下,私人产品能够突破竞争性与排他性的约束,在逻辑上与“公共产品”具有一致性,这也是张桂梅老师创建免费女子高中的内在因素。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