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鸡者说
朱冠红缨,丰翼恢羽;展臂扬翅,置喙投爪。尔者扬尘拂土,叫嚣虚张;顿首踯躅,试探掩慌;亦或神色炯炯而隐含戾气,彼且掌步轻掷而若现憨态,声色未动而心下从容。
这般画面,在读罢梁漱溟先生以斗鸡做比讲述人生修养阶段后,登时已在脑中演绎一番,然后更觉其旨之深意之切。梁先生道:“人生的不同修养阶段,就像一只出色的斗鸡,要想修炼成果需要漫长的过程:没有什么底气还气势汹汹,像无赖叫嚣的街头小混混;第二阶段,紧张好胜,俨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年轻人;第三阶段;虽然好胜的迹象看起来已经全泯,但是眼睛里精光还盛,说明气势未消,容易冲动;到最后,呆头呆脑,不动声色,身怀绝技,秘不示人。这样的鸡,踏入战场,才能真正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这又何尝不是梁先生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首感悟与释然明晰。最初的他,也如声色张扬,挥斥方遒的斗鸡,将鲜衣怒马倾撒在青春的斗场。也曾一腔孤勇,满怀豪情,却落了时代诟病的窠臼,成了围攻抨击的靶心。在应邀参加全国政协的会议上,他就自己的见解,公然在发言时唱工业化路线反调,为农民立言,会上争持不已。会后,梁漱溟以“反求诸己”的态度,再三反身自省。文革爆发后,他也未幸免于难。被抄家,遭罚跪,扫厕所,遭批斗……难道挫折就这样折了他的脊骨,蔫了这只威风的斗鸡了吗?没有。在沉淀与自修中,他学会了保持沉默,却依旧表里如一,学会了淡泊自守却不改胸怀宽广。他秉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儒家道义与精神信条,负载着民族的责任使命,于是不畏惧、不迟疑,积极开展乡村建设运动,默默地坚持着自己的志气抱负。他也躬耕写作,誓要传达出文学的力量,《人生的艺术》从笔墨书卷誊下知识的厚度和心境的广度。所以不难预见这样的斗鸡最终才会斗出胜负。
或有问曰:斗鸡终究不还是“斗”?不还是凭着武力粗勇加以克敌制胜吗?私以为,在梁老的譬喻里,这“斗”绝不仅是对垒博弈的高下立见,针锋相对的剑拔弩张,而更是对外物的抗衡,对世界展现的生命姿态与精神面貌。我们和他她它斗,和天斗,和地斗,最后却还是要回归和“己”斗,和自己达成和解。
羽毛艳丽的斗鸡不一定肌肉有力,叫嚷追逐的斗鸡并不一定拥有底气。我们人生的这场“斗鸡”,也断不能如张岱忆及童年优渥生活中逗乐玩味的消遣,如青莲居士笔下“坐令鼻息吹虹霓”的骄横。只知倨傲自恃,虚张声势的扬威,表面的夺目神采,却难掩内心粗粝的空虚,更衬眼孔浅陋,修养单薄。参透浮华假象,保持平和心境,潜心自渡修行,方乃人生之达观与化境。
高穗不实,静水流深。梁老晚年照片中紧闭的嘴唇,犀利而坚定的目光,透出的正是其自修笃行的暗暗发力与较劲。谁知道这个曾经狂狷桀骜的名家大儒是经历了如何的洗尽与凝练。当时任清政府官员的梁济不满现实黑暗向儿子问道:“这个世界会好起来吗?”梁漱溟的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天往好里去的。”却不济父亲一声长叹,转而离家投湖明志。在民族血脉新旧交替的惊遽时刻,父亲选择了表现,而梁漱溟选择了承担。也曾对世界失望透顶,想以自杀拒绝现实黑暗。但他最终选择了积极入世,在山河破碎的岁月中,以事功之坚持,责任之横贯,信念之执守,体现的是其奉行儒家义理中君子贤士的责任使命。
梁先生“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的狂,是德性和知性的明晰,自修笃行的信念;而“性贵淡,气贵和”的静是远离喧嚣与纠缠的操守和心境。愿于我们人生的演武场,亦潜心静气,虚怀若谷又自修执着,定不枉这“斗鸡”一遭,人世一场。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