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回忆我校争得博士点的过程

1978年,随着“科学春天”的到来,我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读研,之后主要从事经济改革与企业改革的研究近二十年。后应张理泉校长和马博宣书记至诚至真的邀请,我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实质合并后的第二年,即1997年调入学校,并分管科研、学科建设及博士点申请等工作。

一进校,就赶上了国务院学位办两年一次申报博士授予权和博士点的工作。校长和党委书记介绍说,博士点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层次。北京市四所市属重点大学,其中北工大、首师大、首医大都有了博士点,只有首经贸没有博士点。两校合并,要凝聚大家,稳中求进,就要在博士点上有所突破。

在全校“申博”动员大会上,面对全国各地名校“申博”的激烈竞争,很多系主任和教授都缺乏信心。我分析了学校学科基础好、硕士点建设早、学术人脉广等三大优势,鼓舞大家的信心:“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气可鼓而不可泄”“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一定要作百分之百的努力”。

会后,我和研究生部主任、科研处处长到国务院学位办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大、清华等名校走访调研,发现清华、北航、北理工等工科名校也都要申报企业管理、金融、会计等专业博士点,竞争异常激烈。相反,数量经济和劳动经济相对冷门。数量经济只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和吉林大学比较强。国务院学科评审专家李京文、乌家培等和我校联系密切,对我校的学科情况和优势也比较了解。他们提醒,评审也很看重相近的支撑学科的发展水平。而我校的企业管理、财会、金融等学科都可以作为数量经济和劳动经济的支撑学科“绿叶扶花”,这也是我校“申博”的优势。于是,我将举全校之力“打冷门”的“申博”思路向校党委做了报告。校党委很赞成“避锋芒,打冷门”的策略,提出举全校之力,集中优势、重点突破的方针,将数量经济和劳动经济作为“申博”重点,将企业管理、经济学、产业经济、财会、金融作为学校博士授予权的支撑学科。

我们秉取的“申博”措施就是“内外结合”,即外树形象,内强实力。对外,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鼓励学校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积极参加全国相关学术组织和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与相关学术界以文会友,加深了解。把相关学科带头人请进校内,通过学术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提高我校的学术水平,同时让校外专家了解我校的学科建设,巩固并扩大我校的学术人脉。

内强实力,就是以“申博”为“抓手”,在全校开展持久的学科建设:一是在全校持续开展院系与院系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五个一”科研竞赛活动,以量化的科研分数考核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个院系,提升全校科研水平;二是引进博士等优秀学术人才;三是组织博士和学术骨干学术论坛,激励多出学术成果。

校党委高度重视,全校上下共同奋斗。功夫不负有心人,1998年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终于争得了博士授予权,并建立了数量经济学博士点,实现了零的突破。接下来,在2000年和2002年的两次“申博”中,再接再厉,又成功争得了劳动经济、企业管理博士点和MBA的培养和授予权。两年以后,又申报并获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为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者系我校退休教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