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你我皆平凡

《平凡的世界》三本书本是高考必读篇目,考完后本该搁置,却因迟迟未读完最后一部而重拾,如今再做感想想必更真诚些。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书中的人物陪伴黄土地走过匆匆十年。但对几乎每个年龄段的人物心理历程都进行了刻画。中国历史上动荡不安,巨变的十年里,有人生,有人死,黑发送走白发,白发迎来黑发,有人实现理想,有人破灭希望,有人一次又一次地从苦难中崛起,有人周而复始地在黄土地里劳作。于我而言,从未经历过中国的重大改革,仿佛自出生起就是乘着改革开放的顺风,被昌盛的祖国怀抱而成长。正是《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令我感受到祖国举步维艰的改革,以及小人物在历史的洪流下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第一部的主题是混杂着甜蜜与绝望的,犹记得黄土高坡的山歌,也记得主角们因为贫穷无法追求爱情与知识的绝望。在文革的时代里,经过了的人明白是场闹剧,没有希望可言,吃碗饱饭也是奢求。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贫穷,是因贫穷带来的一切绝望,一切不可触及,一切无奈。因为贫穷,无法追求爱情、知识、尊严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因贫穷而丧失的信心与自尊,因贫穷而狭隘的思想,因贫穷而无法追逐理想,而放弃对精神世界的建设。陕北落寞的小村庄里,孩子们没衣穿,成年人们因为口粮而争执,这一幕幕因粮食的贫瘠而产生的矛盾,以及真实的生活写照。但贫穷也似亦即良药,如同肾上腺素,深深地扎进孙少平等“逆流”的血液,使他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自己的喜好与前途。路遥的文笔十分朴实,读他的文字,就仿佛时长与一位陕北的老人促膝长谈,时长踏进土坡上的苹果树林与炙热的阳光作伴,又仿佛跟随孙少平走入县城,体验乡土与城市文化的冲击。 第二部的主题是充满着希望与憧憬的。文革结束了,人们的肚子被填饱了,开始有了新的追求,新的思想被接受,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追求,都充满着希望。还记得当时我正在经历高考冲刺,非常幸运读到第二部,也被书中的人物激励着努力追寻自己的求学目标。在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最痛苦的莫过于精神上开始觉醒又时刻被压制的人,最本分的农民倒是好满足,只要有饭吃,穿的暖,不论怎么变革,都没有太大的区别,而对于如同孙少平这样受过教育,精神上开化有所追逐的人而言,那样伤逝中走了出来,重新回到了矿场,与理想为伴。 第三部的情调是悲凉却略有希望的,充当记者的晓霞与孙少平在洪水中永别,孙少安与自己心爱的砖窑永别,少平与自己英俊的面容永别。但与此同时,孙少安迎接了自己的降临于人间的儿子,少平从书里面还有太多的小人物,各自有各自的辛酸悲哀,各自有各自的满足欢愉。看完第三部,我认为路遥是对于文中的角色太过于残忍,但给予了读者无限希望。的确,在悲喜交加的历史洪流之中,我们就如同沧海一粟,我们无法预测命运,却绝不止步于命运的摆布,这也许就是生命的力量吧。

我常常思索,“究竟何为平凡,我是否可被定义为平凡?”这样的问题便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平凡”与“平庸”本就是两大不同概念,与“平庸”有别,平凡并不意味着碌碌无为,混吃等死。相反,平凡是任何一个人可以驾驭的头衔,他可以是一位西北的果农,也可以是海上的舵手,只因其身上具有不高傲或不崇高的品德,被称其为平凡。更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可以向书中的主人公学习,在“平凡”的品格之上附着其他品质,或善良,或勇敢,以自己独有的力量,以自己独特的身份,撬动中国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