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青年教师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5月11日,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在北京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分享心得体会。
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 王国龙
一年前,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指示。作为首都高校思政课教师,该会议为深化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指明了方向,令人深受启发。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将历史文化遗产融入思政课教学是落实“大思政课”理念的重要路径。文化遗产中蕴含的红色基因、中华文明智慧,能够为价值观引领提供鲜活素材。如通过解读革命文物背后的精神谱系,可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认同;借助非遗传承中的工匠精神,可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认知。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以推进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探索“文化遗产+思政”的跨学科教学模式,推动课程资源创新与学术研究互促共进,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培育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历史担当,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教师发展中心主任 连欢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学习领会指示精神,以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不断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第一,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拓宽知识视野,讲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广大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第二,要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教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入脑入心;第三,要与时代同频共振,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直面学生的关切,善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打造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思政课,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思政课实践中心主任 郝然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就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这一指示是对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化与延展,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更清晰的方向。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既凸显了新时代思政育人的引领价值,也揭示了思政课在守正创新中持续深化发展的广阔空间。
当前,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是学校思政课建设的核心任务。这一目标的实现,亟待学校、教师与社会形成强大合力。学校需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思政课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化校际协同,整合资源、互鉴经验;夯实师资队伍建设,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教师则要聚焦学生成长需求,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模式,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社会各界应积极提供实践平台,助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深度参与课程建设,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同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思政育人创造有利环境。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持之以恒、稳步推进,切忌急功近利。立德树人是关乎民族未来的百年大计,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更应肩负起历史使命,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投身思政育人事业,矢志不渝地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敢担当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党支部书记 何佳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一年来,我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均有了新的思考并努力做到“知”与“行”的统一。首先,我更加坚定了政治立场,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努力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在课堂中,我注重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我在教学方式上不断创新,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案例教学、互动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落实“思维要新、视野要广”的要求。同时,我注重师德修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努力做到“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未来,我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化价值引领,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探索思政教育的新路径,真正做到立德树人,争做符合“六要”标准的好老师。
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党支部书记 孟献志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我深感责任重大。思政课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平台,更是立德树人的关键阵地。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教学方向,讲好新时代中国的伟大变革与成就,筑牢文化自信的精神内核。创新教学方法,如数字化沉浸式课堂,是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和吸引力的关键。作为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鲜活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将牢记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党支部书记 杜晓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为能有效衔接高中政治课程内容,我采取了课前调研,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课程设计突出大学马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升课程吸引力等方式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由于高校学生的学科背景不一,文理悬殊,系统学习过高中政治尤其是哲学与文化课程的学生数量不等,需在课前进行调研并选择有针对性的授课方式。在授课的同时进行相关课题研究可使教学与研究有效结合,提升教学成效。明晰高校学生的专业背景,设计当代青年感兴趣、爱参与的研讨话题,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与此同时,积极与高中、初中、小学政治课教学进行联动,共同备课、研讨,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国家教育大计长期方略,需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党支部书记 吴西亮
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和总书记318讲话等一系列的重要讲话和论述,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体现了党和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的高度重视,是我们作为思政课一线教师提升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指引,也是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遵循。从学、思、践、悟四个方面我不断深化理解,努力将指示精神贯彻到日常教学和研究中。
在学习层面,持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于反思之中,我时刻铭记总书记关于思政课要守正创新,提高针对性和吸引力的嘱托。在实践落地环节,一方面,我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多样化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提升学习的灵活性与自主性。另一方面,我注重实践育人,积极鼓励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通过对总书记指示精神的深入领会,我更加明确思政课教师肩负着塑造学生灵魂、培育时代新人的重任。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