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首经贸法学院邀请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大学刑法学博士米传勇进行主题授课

4月9日,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大学刑法学博士米传勇律师应邀走进法学院《模拟法庭竞赛实训》课堂,以“事实梳理与思路确定”为主题,结合多年实务经验,从辩护角度为学子们呈现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智慧的刑事辩护方法论的盛宴。

事实梳理:从“碎片”到“事实”的精密工程

米传勇开宗明义谈到,“律师的任务不是还原真相,而是用证据构建法律认可的事实。”案件事实多出现在判决书等司法文书,呈现为既定事实。作为律师,接触之初事实并非既定,需要亲身参与梳理。通过曾办理的一桩争议性案件切入,米传勇剖析“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鸿沟。他表示,发生的事实和有证据证明的事实可能存在偏差,法庭采信的是有证据证明的事实。

他进一步提到,实践中有用无用的事实掺杂在一起,律师须提取有用事实。在案件事实梳理过程中,可将案件事实拆解为“实体法事实”与“程序法事实”两大维度。实体法事实是指直接关联定罪量刑的相关事实,如犯罪行为、主观故意、危害结果等。他指出这类事实在实务中常被认为是“有用”事实。而程序法事实常以程序卷的形式呈现,包括报案、立案、提讯等程序内容,一般情况下不具有有用性,在涉及非法取证等程序违法事项时则系有用事实。

“复杂案件如同一团乱麻,工具是律师的‘手术刀’。”米传勇提出,可以利用时间轴、思维导图等形式还原案件全貌:时间轴用以从时间维度梳理案件发生过程,思维导图用以拆解复杂人物关系,可以标注证言冲突与利益关联。“工具的价值在于提炼‘有用事实’,避免陷入细节沼泽。”   

思路确定:寻找动态博弈中的最优解

“辩护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既需逻辑缜密,又要灵活应变。”米传勇结合多个案例,阐释了辩护思路确定的几个核心问题。

首先是辩护思路的来源。阅卷是辩护思路的重要来源,首次阅卷时可对案件事实形成初步印象,通过检索法条、司法解释、类案判决等方式发现问题,有必要时再进一步研究相关理论。在第一遍粗略阅卷时可列明证据目录,阅卷后可以及时和当事人沟通、核实,以明确下一步的重点。他认为,阅卷时要带着定罪和量刑相关的问题来阅卷,其中所指控罪名的构成要件事实是阅卷的重点,阅卷时需要明晰自身立场。对同一份证据,立场不同则结论不同,律师不能用情感判断代替专业判断。

再次是辩护思路的确定。米传勇表示,辩护思路易变、可变。如律师开始时倾向做无罪辩护,阅读案卷后可能决定做罪轻辩护。辩护思路是根据证据情况、诉讼进展而变动的。结合实务中的案例,他提出辩护人不能轻易放弃无罪辩护,只要案件存在无罪辩护的空间,就应当坚持,这样不仅能使当事人的权益得到最大化的保障,也是对辩护人自身的保护。

最后是思路确定的路径。米传勇认为,首先要依据证据情况进行确定,其次是以最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来进行确定,有无罪空间就应坚持无罪辩护,最后要充分考虑当事人的意见和需求。他谈到,律师是服务业,须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见。当然,“律师不是当事人的传声筒,而是专业顾问”,辩护人需要在尊重当事人意见的基础上提供专业的帮助。   

在这场接近2小时的课堂讲授中,米传勇以严谨的逻辑、鲜活的案例与实用的工具,诠释了刑事辩护的精髓——“用理性构建事实,以智慧定义胜负”。而这,正是未来法律人走向职业战场的第一课。

课堂最后,首经贸法学院老师高洁为米传勇颁发授课证书并合影留念。

《模拟法庭竞赛实训》课程不仅是让学生们掌握模拟法庭竞赛的规则与技巧,更要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司法实践中的控辩实务工作,亲身模拟实战,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本课程将持续邀请资深实务专家授课,作为联结从法学院到实战场的纽带,致力培养“胸怀正义信仰、手握实战利刃”的新时代法治人才。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