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学院举办第五届研究生学术论坛
5月24日下午,工商管理学院于博纳楼第六会议室举办第五届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论坛。研究生院副院长阮敬、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范合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王斌及工商管理学院2016级全体研究生参加活动。
此次论坛共收到35篇参赛论文。投稿论文来自我校工商学院及其他学院研究生,还有部分校外的研究生投稿。经过老师严格层层挑选,9篇优秀论文在论坛上进行展示讨论。本次论坛涉及多个主题,包括企业管理、公司治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产业组织等。
在论文展示环节,9位参赛选手用他们清晰的思维、有力的逻辑和丰富的语言展示了他们的论文。首先,工商管理学院孔晓旭介绍了她的论文《PPP“热”潮下的“冷”思考:“井喷”的增长风险及其治理模式转型》。文章通过梳理PPP项目“井喷”增长的特征化事实,分析其潜在风险,结合监管治理和契约治理的比较,提出我国PPP项目治理模式转型及实现路径。紧接着,工商管理学院张菲菲的论文《企业如何激励新生代员工——基于职业价值观与需求理论》研究了如何有效调动新生代员工的积极性。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将职业价值观尺度与需求层次匹配,针对新生代员工不同的需求层次提出相应的激励建议。
经济学院博士生徐齐利带来的论文《互联网平台运营商的双边市场盈利机理——以竞价排名模式为例》将论坛推向了高潮。文章将互联网平台运营商的双边市场研究从盈利模式层面推进到盈利机理层面,针对平台运营商在双边市场实现销售收入这一事件,提出事前考察传导机理、事中考察形成机理、事后考察分解机理的理论框架。该研究揭示的盈利机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双边市场理论,也为我国“互联网+”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实践指导,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除此以外,工商管理学院的杜世杰、孙梦雨、孙洁、陈庆磊、郭新颖和曹晓芳依次介绍了他们的论文:《基于物联网的社区商业研究》、《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监管研究》、《中国工业统计年鉴的使用现状及其潜在问题》、《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北京市1990-2014年面板数据》、《关键性资源对控制权影响的动态研究——基于“娃哈哈与达能之弈”案例研究》和《基于田野实验的计算和情感价值对秦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评委老师对每一位选手的论文都进行了点评和建议。
最终通过打分评选得出优秀论文,徐齐利获得了一等奖,孔晓旭、张菲菲、孙洁获得了二等奖,杜世杰、孙梦雨、陈庆磊、郭新颖、曹晓芳获得了三等奖。
范合君认为,本次论坛在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的培养和发展中是一次重大突破,为研究生搭建了更好的平台来开展学术交流和发展,论文质量也相对有一定的提高。往年的学术论坛仅限于工商管理学院内部,而今年有外院优秀学生报名参加,说明论坛在全校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希望在未来论坛将会越办越好,论文质量越来越高,学术水平越来越高。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