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院系风采】劳经学院 “强院” 逻辑:重在精神传承与教学相长


在劳动经济学院的宣传墙上,挂着象征学科与专业建设荣誉的一面面“金牌”、“银牌”记录了劳动经济学院的发展历程。60年发展历程中,学院创造的荣誉不胜枚举。

学院把辉煌的历史看成财富,更看成“激励”。在学院领导班子看来,面对荣誉,在发展中如何保持好优势学科领先地位和促进学院科学发展,是学院全体教职工的历史责任,学院正在通过学院精神传承、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全面培育,将学院的发展、学科的发展以及师生的发展统一起来,探索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甲子责任:凝聚学院精神

回顾学院 60 年的发展,劳经学院党委书记王明会从1956年国内首家招收劳动经济学专业大专生、1959年国内首家招收劳动经济专业本科生、1979年国内首批招收劳动经济专业硕士生、2007年获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历数了学院的“十个第一”。

“学院精神凝聚起来就是保持一流、追求卓越,具体到学院发展就是要实现最早和最好的统一,这种精神经过一代代劳经人传承下来,对学院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结学院发展历程中的“精神财富”,王明会如此说。

对此,劳经学院院长冯喜良表示,劳经人已经意识到发展既要保持优势学科的领先地位,又要不断培养新的增长点,即形成以劳动经济学为核心,其他优势学科为环绕的学院学科体系,“二次创业”中要通过学院精神的传承来凝聚全体师生。

为了挖掘和提炼学院精神,劳经学院创作了院歌和班歌,确立了院徽、院训。目前,学院的精神已经在学院形成了浓厚的氛围。劳经学院院长助理范围介绍说,“学院形成了追求卓越的氛围,一批学科带头人为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我是 2009 年来到劳经学院的,从进入学院开始就感受到了学院光荣而厚重的历史,激励着我们青年教师在传承与创新中推动学院发展。”

教职工之外,学院还围绕学院精神传承积极探索了”一字劳经“等活动,邀请学生用一个字来概括对学院的认识,加强了学生对学院精神的认识。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系列学生活动,在学生中培育和传承学院精神,例如在学院啦啦操比赛中,我们不要求学生一定要拿到第一名,但要追求卓越,每一天都要有进步。”劳经学院党委副书记姜蓓蓓表示。

对此,学院分团委副书记、2012级劳动关系班付红雪表示,老师们坚持保持一流、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学生做了示范,一日劳经人,一生劳经魂,学生们也愿意去传承和践行学院的精神,一起推动学院的发展。

作为学生干部,学院学生会副主席、2012级人力资源管理实验班胡雪也表示,劳经学子的学院荣誉感驱动学生传承学院精神,在老师的影响下学生干部都是尽心尽责真心为同学们服务。

人才强院: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学院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为此学院通过系列措施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学院的发展要通过科研支撑学科发展,要通过教学以学生培养为中心,培育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教师队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冯喜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院一直将教师队伍的建设看成学院发展的重中之重。

王明会在学院新入职青年教师欢迎会上对青年教师说“教学是立身之本,科研是强身之路。”

在这一思维下,劳动经济学院进行了诸多探索。学院积极为教师们提供“练兵比武”的平台。2014年,学院开展了“教学观摩课”、“教改专家进课堂”、“学评教优秀教师开放课堂”。“教学观摩课”邀请唐军、魏华颖、詹婧等主讲教师开放课堂教学邀请其他老师参与,鼓励教学研讨。“教改专家进课堂”邀请北京师范大学郑威教授走进老师们的课堂旁听,然后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学评教优秀教师开放课堂”则邀请荣获学评教优秀的教师向学院其他老师开放课堂,让更多老师前去观摩学习。

这些旨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工作得到了教师们的踊跃参与。作为主要组织人的范围深有体会。他表示,以观摩课为例,中青年教师每次课都会参加,这种案例式的具体课程观摩让教师直接可以从中吸取经验,而课下也通过内部的午餐会积极的交流课上的思考和收获,提意见、说困惑,共同提高。

由于近几年学院发展中补充青年教师较多,并且劳动经济学在全国只有少数高校设有学科点,因此培养合格的青年教师是摆在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为学院领导,王明会一直很关注青年老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发展。“青年教师热情、学术基础好、但教学和科研经验相对不足,不少教师还是刚踏入社会,家庭和经济压力也很大,需要学院从人文关怀和工作能力提升方面对他们进行帮助。”王明会说。

种种举措都取得了丰硕的回报。仅2014年学院已经获批了11项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软科学基金,量质齐升,获批数量是过去几年的总和,其中青年教师获批6项。

“青年教师才刚刚起步,也是学院科研的未来,相信未来会获得更多的课题”。冯喜良信对学院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学生培育:贯穿大学四年开展系统教育

不只是学院工作,劳动经济学院在学生工作方面也进行了探索。纵向上开展以新生入学教育、学涯成长教育、毕业生离校教育为主题的分年级的学生的教育,横向上开展全方位整合学涯发展体系,涵盖了主旋律思想教育系列、专业知识教育系列、实践与志愿系列、文化宣传系列四个主题教育系列,帮助学生完成不同时期的角色转变,真正成为高素质人才。

“新生入学教育是新生开学时举行的为期12周的新生成长课堂,通过管理游戏、讨论等方式帮助新生尽量缩短自我摸索式大学生活适应过程,增强对专业、学院和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学涯成长教育则是以通识教育为标志的综合辅导系统,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促进其公民意识与健全人格飞跃;毕业生离校教育通过毕业生党员欢送会、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文化传承等方式,来提高毕业生的感恩之心、综合素质和服务理念,取得了良好成效”,姜蓓蓓表示。

在实现对大学生蛛网式教育的同时,学院还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自我管理和锻炼的平台,积极发挥朋辈教育的作用。学院从2006年起开始牵头,让在校生成立了人力资源协会等专业社团,通过举办各类跨校际的论坛和比赛,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我管理能力,既提高了学生对学院、专业的认可度,也为打造学院学科品牌起到了积极作用。

“学院学生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组织作用开展朋辈教育,充分尊重学生发展,例如每学期以匿名的方式征集对教师的意见、让学生自己主办相关的论坛活动,注重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同时学院领导和主管教师都会全程参与学生活动给予支持。”劳经学院分团委书记孙乐表示。学院在学生管理中还引入了现代化管理方式,例如学生干部轮岗、财务监督等制度,都让学生干部直呼“很贴近实际”,得到了锻炼。

分享

首经贸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首经贸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经贸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首经贸新闻中心 Email:xcb@cueb.edu.cn